党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精彩回顾食疗直播,黄芪粥
TUhjnbcbe - 2021/7/10 22:20:00


  5月9日下午16:30,《食疗学堂》年第一期,开播了。今天直播做了黄芪粥。

黄芪粥做法:

1、取大约30克黄芪,加入10倍的清水浸泡半个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滗出备用。

2、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滗出药汁。

3、重复第二步的动作。

4、将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将三次煮的药汁合在一起,放入约克大米,煮成稀粥即成。

黄芪食疗科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大多数人已经学会自行调理身体,接触并学习了各种养生治病的方法。中医精华,历史悠久,自然也成为国人学习的对象。

食疗历来是中医养生和治病的重要部分,对我们的健康有着极大的益处,是自然界赐予我们的神奇礼物。它们或来源于动物的肉、皮、骨、血、卵、内脏,或来源于植物的根、茎、皮、叶、花、果实,均蕴含了大自然的精华,对我们的身体有着极大的补益作用。根据中医理论,人体虚弱或生病,是由于人体内的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所致,各种补品能够针对具体的虚证,来进行有效的补益。当然,在具体使用补品的时候,我们需要在分析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虚的性质和具体的部位来加以确定如何使用食疗。

黄芪的相关特性

1、概述

黄芪乃补药之长,是临床医生每日不可或缺的常用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本草纲目》解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参芪同列,但一般人“认参不认芪”,真正行家似乎是“认芪不认参”,因为黄芪用途更广。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所用的九首含黄芪的方剂,如防己黄芪汤用于肥胖症偏虚,黄芪建中汤用于溃疡病脾胃虚弱,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营通痹用于周围神经炎肌肤麻木,防己茯苓汤用于心肾阳气虚水肿,乌头汤及千金三黄汤用于中风历节病等,都是临床医生所乐于使用的。

李东垣黄芪医方就更多了,常用的如《脾胃论》的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的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的当归六黄汤等,今天临床仍十分实用。

2、药食两用的价值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作用。用于气短心悸,内伤乏力,虚脱,自汗,盗汗,体虚浮肿,肺虚咳嗽,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血虚痿黄,内热消渴,一切气虚血亏之证,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病症。

水煎内服,9~30g。黄芪为常用药膳原料;适量和大米煮粥,能健脾益气;黄芪蒸鸡、乳鸽、鹌鹑等,有补气血,益肺肾的功效。

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3、理化特性

黄芪分布广泛,目前药用的主要是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两种。

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单糖、多糖、皂苷、黄酮、氨基酸、微量元素、蛋白质、核黄素、叶酸等。其中皂苷类化合物包括黄芪皂苷及大豆皂苷两大类;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异黄酮、异黄烷和紫檀烷四大类;另外尚含单糖、氨基酸、蛋白质、核黄素、叶酸等成分。研究证实,黄芪具有调节免疫、改善内分泌、抗肿瘤、抗病毒、保护肝肾功能、利尿、降糖、抗疲劳等作用,因此在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的治疗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4、现代医学应用

现代医学发现,黄芪单剂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对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黄芪除具有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免疫外,还表现出一些其他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可诱导脐血单核细胞定向分化为功能成熟的树突状细胞,黄芪多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具有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且随树突状细胞数量增加而作用增强。黄芪注射液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调节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免疫调节作用,并且改善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

黄芪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保护心肌作用等。

(一)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保护心肌细胞

(二)保护心肌缺血,减少再灌注损伤

(三)改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

(四)提高中毒性缺氧的耐受性

(五)缓解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六)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七)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保护作用

(八)调节血压作用

(九)改善失血性休克的心功能

近年来通过研究发现,黄芪总苷和黄芪皂苷及黄芪多糖对多种肿瘤(肝癌、胃肠肿瘤、鼻咽癌、乳腺癌、肺癌等)有抑制作用。

黄芪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目前为止,人们发现黄芪多糖和黄芪水提物可以抑制细菌生长。

中药黄芪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微量元素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黄芪提取物及黄芪水煎液均能调节血糖。

黄芪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可通过清除自由基,降低过氧化物,升高HOP等作用延缓人类衰老,具体机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清除自由基,减少自由基生成

(二)降低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

(三)升高血清羟脯氨酸(HOP),延缓衰老

人的衰老与年龄有关,而血清羟脯氨酸(HOP)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幼年骨骼正在发育,胶原蛋白代谢率高,血清HOP含量高。随着年龄增长,胶原蛋白代谢下降,血清HOP含量下降,血清HOP含量的测定可作为衡量胶原蛋白总代谢的指标,因此血清HOP含量可反映机体发育年龄,胶原蛋白可作为一个生物年龄的客观指标。

黄芪的用法与食疗方

1、适宜与禁忌

(1).用于脾肺气虚,中气下陷之证

黄芪味甘性温,主入脾、肺二经,具补中、益气、升阳之功,凡脾肺气虚,食少便溏,咳喘气促,倦怠乏力;或气不摄血,吐血嗽血,便血尿血。崩漏;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等,均可选用黄芪,单用或入复方。

若气虚甚者,配人参、白术以增强补气效力;而脾虚症见食少便溏,除配以人参、白术外,还常加茯苓、炒扁豆、熟苡仁以健脾止泻。

(2).用于气虚而致自汗

黄芪具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治体弱卫虚,肌表不固而致自汗,与防风、白术配用补虚固表之功尤著,如《究原方》玉屏风散;亦可与牡蛎、浮小麦等收敛止汗药同用,以增强止汗作用,如《局方》牡蛎散;

(3).用于水肿

黄芪具利水消肿之功,适应于脾虚失运,水湿停聚而致的肢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多与防风、白术等同用,如《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现临床用于慢性肾炎,具有良好的消除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作用。

(4).用于气血不足之疮痈

黄芪具益气升阳,托毒生肌之功,有“疮家圣药”之誉,故常用于疮痈属气血不足证者。若脓成日久不溃,则与当归、川芍,穿山甲、皂角刺等配用,以托毒排脓,方如《外科正宗》透脓散;

(5).用于肢体麻木,疼痛,半身不遂

黄芪补气力强,气足则血旺,血旺则运行有力,故气血虚弱而致以上诸症,可用黄芪治之,如《金匮要略》之黄芪桂枝五物汤,即以本品,配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以益气温经,和营通痹,治疗血痹肢体麻木;

禁忌

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慎服

2、常见经方

(一)黄芪建中汤及其类方

黄芪建中汤始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为现存最早的以黄芪命名的治疗虚证的方剂。该方由黄芪、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胶饴等组成,由小建中汤加黄芪化裁而来。具有温中补气,和里缓急的功效。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之证。症见小腹急痛,脐下虚满,面色萎黄,唇口干燥,胸中烦悸,少力身重,骨肉酸痛,行动喘乏,食欲不振,病后虚弱,自汗盗汗等。

(二)补中益气汤及其类方

补中益气汤,始见于金元名医李东垣的《脾胃论》。该方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等症。因其善于升阳举陷,现常用于治疗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他内脏下垂等病。

(三)血虚证、血瘀证

黄芪治疗血证,当从《名医别录》所载“逐五藏间恶血”及甄权《药性论》所载“补血”追溯源头。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可见气血之间关系的重要性,黄芪善于补气,气充则血量充盈,气足则血行畅达,所以黄芪治疗血虚证和血瘀证,也主要是通过补气作为中间途径来发挥作用的。

(四)汗证

有关黄芪止汗的论述,始见于张元素的《珍珠囊》,书中认为其可“治虚烦自汗”。王好古《汤液本草》中亦沿用张氏之说,并认为其“治气虚盗汗并自汗”。以黄芪入药组方治疗汗证的代表性方剂有以下数种:

(1)玉屏风散

(2)麻黄根散

(3)当归六黄汤

(五)水饮证

人体水液的代谢离不开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气化,多种原因损伤上述脏腑的气化功能都容易导致水饮内停之证,或溢于肌肤、或流于肠间、或留于胸胁等而生肿胀诸证。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最早系统论述水饮证治的典籍,书中载有四首以黄芪入药治疗水饮证的方剂,分别是治疗风水证的防己黄芪汤,治疗皮水证的防己茯苓汤,治疗黄汗的黄芪桂枝芍药苦酒汤和桂枝加黄芪汤。以黄芪治水,并非黄芪善于利水,而在于黄芪善于补脾肺之气,脾肺气充,则运化有权,通调得力,水饮自除。张仲景深谙气与水之间相互资生的关系,故能独得治水之秘。正如张景岳在《类经》中所说:“气为水母,知气化能出之旨,则治水之道,思过半矣。”

(1)防己黄芪汤

(2)防己茯苓汤

(3)黄芪桂枝芍药苦酒汤

(4)桂枝加黄芪汤

3、食疗方

(一)参芪乌鸡汤

原料:

*参30克,黄芪10克,三七15克,乌鸡1只,蜜枣3枚,姜片、葱段、盐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乌鸡处理干净,将各药材洗净后,一同放入鸡腹中,将腹口扎好。

2.锅中加水适量,下乌鸡,加蜜枣、姜片、葱段,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约3小时后,加盐调味即可。

营养功效:

具有健脾胃,补气益血,提高人体免疫力,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等作用。

*参、黄芪、三七是补益气血、扶助正气的保健药品,而蜜枣是可以直接食用的补气养血之品,乌鸡也是扶正补虚的佳品。几者一同炖汤,就可见其扶正补虚的功效了,易过敏的虚性体质者应多吃。

(二)当归橘皮汤汤底火锅

原料:

当归10克,黄芪10克,枸杞子10克,橘皮5克,桂枝3克,桂圆5克,大茴香、姜片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上述各原料洗净后,加水约毫升,用小火慢熬至剩下约0毫升时,去药渣当做火锅汤底,然后选择羊肉、牛肉、鱼丸、鱼豆腐及各种蔬菜涮吃即可。

营养功效:补气养血、温通血脉,适用于气血不足、头晕目眩、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怕冷者。在制作这款火锅汤底时,也可以用清鸡汤罐头一罐替代毫升的水,以增加汤底的鲜味。

(三)冬令大补汤汤底火锅

原料:

当归5克,熟地10克,川芎5克,*参10克,茯苓10克,甘草3克,黄芪15克,桂枝3克,枸杞子10克,山药10克,红枣5枚,姜片适量。

制作方法:

将各原料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约毫升,小火熬煮至剩约0毫升时,去药渣当做火锅汤底用(也可以用1罐清鸡汤罐头代替毫升水,以增加汤底鲜味),然后涮吃鸡肉、猪肉、羊肉、牛肉等。

营养功效:

气血双补,提高身体的机能,保健强身,益精髓,强筋骨,适用于体弱多病、气血不足、精神倦怠、缺乏体力、头晕目眩、筋骨酸痛、手脚冰冷者。

(四)黄芪内金粥

原料:黄芪10克,糯米克,薏米、赤小豆各10克,鸡内金粉5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

1.将黄芪洗净后,加水煮约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2.薏米、赤小豆、糯米洗净后,一同入锅加水煮粥,粥将成时加入黄芪水,继续煮片刻后,加入鸡内金粉,粥熟后下冰糖煮至溶化即可。

营养功效:

健脾除湿,消食开胃,补中益气,适合食欲不振者食用。

(五)黄芪甲鱼汤

原料:

浮小麦克,生黄芪30克,甲鱼1只,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

1.浮小麦洗净,生黄芪洗净,两者一同包入纱布药袋中,在水中浸泡5~6个小时,甲鱼处理干净切块。

2.将甲鱼和药袋(连同泡药的水)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至肉烂后,去中药袋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营养功效:

滋阴清热,适用于阴虚内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病症。

在烹饪甲鱼时,不要用花椒、辣椒、大料、桂皮等味重及辛温发散之品,否则会破坏甲鱼的清补效果。而且因为甲鱼属性寒凉,脾胃虚寒以及大便溏泄者不能吃。具有滋阴补阴功效的饮食物都具有滋腻性质,不能长期吃,也不宜天天吃,否则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

(六)养生鲈鱼汤

原料:

黄芪15克,人参须3~5根,枸杞子10克,红枣8枚,当归5克,鲈鱼1条,姜片、盐、米酒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先将黄芪、人参须、枸杞子和红枣洗净后,放入沸水煮20分钟,再将姜片放入。

2.鲈鱼处理干净后切成小段放入上述锅中,煮约20分钟后,下当归,继续煮约10分钟后,加少许米酒和盐调味即可。

营养功效:

补脾益胃,滋阴补血益气,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

(七)乳鸽汤

原料:

乳鸽2只,瘦猪肉克,*参、黄芪、山药各15克,当归5克,红枣5枚,姜片、葱段、盐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乳鸽处理干净;瘦猪肉洗净切块;各料洗净。

2.将除盐和乳鸽外的各料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约1小时,下乳鸽,待煮至乳鸽熟后,下盐调味即可。

营养功效:

补肝壮肾,益气补血,健脑补神,提高记忆力,增强体质。

鸽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脂肪含量低,消化率也高,所以作为兽禽动物肉食的一种,最宜人食用。鸽肉中还含有丰富的软骨素,这种物质对改善肌肤细胞活力,提高皮肤弹性,改善血液循环等有显著功效。所以不管是提升记忆力,还是美容养颜,平时吃些鸽肉总是没错的。

(八)黄芪鸡肉汤

原料:

老母鸡1只,猪瘦肉克,*参20克,黄芪25克,姜片、葱段、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猪肉切块,*参、黄芪用药包包好,母鸡保持整只状态。

2.将上述各料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加姜片、葱段,转小火慢煮至鸡肉熟烂后,取出药包,加盐和味精调味,吃肉喝汤,每天1次,可连续服用7天。

营养功效:

补气养血,适用于经常感冒的人群。

(九)白芍羊肉补血粥

[食材]白芍、熟地黄、当归(炒)各5g,黄芪10g,精羊肉(剁细)g,粳米g,姜适量。

[制作]先将白芍、当归、熟地黄、黄芪、生姜等放入砂锅,加水煎煮2小时,去渣留汁,再下羊肉、粳米共煮至肉烂粥稠时,加佐料调味至鲜即得。

[功效]益脾滋肾,大补气血。可用于妇女日常保健,亦适用于气虚血弱,脾肾两亏所致的面色萎黄或淡白无华,唇甲色淡,神疲乏力,腰膝酸冷,四肢不温,或女子月经稀少,甚或闭经,或产后虚羸,少气缺乳,便秘不通等症。建议每日1剂,于早、晚空腹时热食,可常服。

(十)黄芪猪肉汤

[食材]黄芪50g,大枣10枚,当归、枸杞各9g,瘦猪肉、料酒、精盐、生抽等适量。

[制法]将配料及猪肉放入锅中加水,熬汤,加盐等调味,食肉喝汤。

[功用]补气益血,对病后体虚有一定补益作用。

(十一)砂仁黄芪猪肚

[食材]砂仁6g,黄芪20g,猪肚1个。

[制法]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

[功效]益气健脾,消食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十二)黄芪人参粥

材料:炙黄芪30g,人参5g,火麻仁10g,白蜜20g,粳米g。

先将黄芪、人参、火麻仁入砂锅煮沸,后改文火煎成浓汁,与粳米同加适量水煮粥。粥熟后调入白蜜,稍煮即可;早晚分2次服用。也可将人参制成粉剂,分2次调入粥中食用。

营养作用:是治疗气虚便秘首选食疗方,尤其是老年人的习惯性便秘。

(十二)蘑菇鸡汤

材料:鲜蘑菇g,黄芪30g,鸡1只(约g),生姜3片。

做法:将鸡去内脏,斩件,下油起锅炒香,除蘑菇外的配料全部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汤成弃去黄芪,放入鲜蘑菇煮熟,调味佐膳。

营养作用: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

(十三)熟地当归羊肉汤

原料:羊肉克,熟地黄30克,当归15克,黄芪30克,大枣数枚,生姜3片。

做法:

在原料都准备好后,将洗净的羊肉切成小块,用开水焯一下,除去血沫

将准备好的羊肉块放入盛有适量清水的锅内,然后放入生姜、熟地黄、当归、黄芪,用文火煲3个小时,这是为了让中药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溶解在汤中,3个小时后放入大枣,再加入适量的糖、盐、味精等,再用文火煮15分钟即可。

营养作用:

秋冬季节吃熟地当归羊肉汤不仅可以润燥,更可以升发阳气。

(十四)芪术粥

原料:白术10克,黄芪(炙)3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用法:白术、黄芪切片,用冷水浸泡约30分钟后捞起,入砂加适量水煎沸,取汁,再以同样方法煎取浓汁,将两汁合并,分成两份,早晚各服1份,服时加30克粳米,同适量水煮粥,熟后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大补元气,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久病羸弱,年老体衰,食欲不振,心慌气短,泄泻,气虚浮肿。

(十五)参芪白莲粥

原料:

人参6克,黄芪30克,去心白莲、粳米各60克,大枣(去核)15枚。

用法:

将人参、黄芪切片,加水毫升,煮至毫升,去渣后加入莲子、粳米和大枣煮粥,粥熟即成。

功效:

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食欲不振,神疲气短,心悸,慢性腹泻,女性经淡量多,舌淡苔薄而润。

(十六)黄芪补肺饮

原料:黄芪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乌梅各6克。

用法:加适量水煎煮,沸后再煮30分钟,取汁以蜂蜜调服。

功效:补肺益气、养阴固表。适用于气虚阴伤、自汗口渴、久咳不止等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彩回顾食疗直播,黄芪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