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通心阳法
盖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为阳中之太阳,心脏之阳为君火。心脏之所以能够从生到死,无有歇时地搏动不息,主要依赖于阳气的运动。心脏主血脉与主神明的功能,均依赖于阳气。心脏以阳气为用,因此心脏病亦多与阳气有关,或因阳气太过,或因阳气不足。在心脏病中,属心阳虚者较多,心火旺者较少。心阳不足时,阴霾之气会布满胸中,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引发胸痹心痛。其症状包括胸闷、心慌、疼痛等,患者欲得按之,遇寒冷气候则症状加重,伴有咳嗽气短、舌淡苔白、脉促或脉细等表现。对于此类疾病,治疗宜温养心阳,可选用桂枝去芍药汤进行治疗。桂枝去芍药汤是一种温养心阳的中药汤剂,其组成为桂枝、生姜、大枣、炙甘草等中药材。该方具有温通心阳、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心阳虚所致的胸痹心痛、心悸怔忡等症。该方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温养心阳、散寒止痛来改善心脏功能,缓解胸闷、心慌等症状。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加减药物剂量和药物种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豁痰开结,宣痹通阳法
痰浊是一种阴邪,它具有重浊和黏滞的特性,容易阻塞心脉,导致胸阳无法充分展开,气机不畅。这会导致胸痹心痛的症状出现。具体来说,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疼痛,痛感甚至可以放射至肩背。这种疼痛可能是闷痛、刺痛、灼痛等不同的感觉。同时,患者还可能感到疲乏、气短、肢体沉重等症状。观察患者的舌质,可能会发现舌质淡或紫黯,舌苔厚腻,脉象弦滑等特征。对于这种病症,治疗的原则是豁痰开结、宣痹通阳。其中,豁痰开结的目的是清除体内的痰浊,宣痹通阳则是使胸阳得以舒展,气机通畅。在具体治疗上,瓜蒌薤白白酒汤是一个有效的方剂。这个方子能够化痰开结,宣痹通阳,对于痰浊引起的胸痹心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总的来说,痰浊是导致胸痹心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应充分考虑痰浊的特性,采用豁痰开结、宣痹通阳的方法进行治疗。而瓜蒌薤白白酒汤作为一个有效的方剂,可以为治疗胸痹心痛提供有力的支持。温阳利水消阴法
若心阳虚衰,不能降伏下阴,下焦水寒,乘虚上冲心胸,在脾肾阳气虚弱时,下焦水寒上冲成为必然趋势,心脏病多见水气上冲证,名为“水心病”。及胸闷、胸痛,心悸,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舌质淡苔水滑,脉弦或动而中止。
治宜温养心阳治其本,降逆下气、利水消阴治其标,用苓桂术甘汤。方在《伤寒论》中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脉沉紧”;《金匮要略》用治“心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水气凌心射肺等证。
方中茯苓作用有四:
一是甘淡利水,
二是养心安神,
三是助肺之治节之令,
四是补脾厚土,为主药;
桂枝作用有三:
一是温复心阳,
二是下气降冲,
三是通阳消阴,为主药;
桂枝与茯苓相配,则温阳以制水阴,利水以复心阳。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白术补脾,助茯苓制水,炙甘草温中,助桂枝扶心阳。药四味配伍精当,大有千军万马之声势,疗效惊人,治“水心病”证,可谓独树一帜。
加减:
若头晕甚,舌胖大者,为水湿阻碍清阳,加泽泻,取法《金匮》泽泻汤之意;
若胸闷脘痞、呕恶、苔腻,属痰湿内阻,加半夏、橘红,则二陈汤已寓其中;
若肝气激扬,气冲作嗳,头晕目胀,加白芥子、夏枯草疏肝下气;
若血压偏高,头目胀痛,为肝阳引血上逆,加夏枯草、益母草、龙胆草(为“三草降压汤”,此汤治疗高血压有肝火者)以降气血之逆;
若胸闷重,舌苔白润,为寒凝突出,加重桂枝用量,甚者加附子温通阳气;
若心悸明显,胸闷短气,入夜尤甚,加炮附子、人参;
烦躁者,加龙骨、牡蛎重镇安神;
冲气者,加重桂枝降逆平冲;
少气明显者,加党参(或太子参),有血瘀征象,加入沙参、丹参,为“苓桂三参汤”,此方对水气上冲心脏病,合有气虚血瘀证效果甚佳。
治疗“水心病”,将“水气上冲”特征归纳如下:
(1)水舌:舌质淡嫩,舌苔水滑。是阳气虚弱,水饮从下而上,津液不化在舌象上的反映。
(2)水色:面色黧黑或面见谓“水斑”,见于额部或面颊、目下、颧部、下颌部位的褐色斑点,其色黯滞。故水之色黑,水邪为患,故面色黧黑;水寒久客,心不华面,荣卫凝涩,故面生水斑。是瘀血所致,用活血化瘀法,此是阳虚水气上冲确切特征,用温阳化饮法效果甚佳。
(3)水脉:脉沉弦。脉沉主水,弦主饮,皆属阴脉,是水寒为病。
(4)水症:水气凌心则悸,阻闭心胸之阳则胸闷短气,伴有咽喉不利,如物梗阻等。水为阴邪,阳虚则阴病,夜晚属阴而阳气渐退,故胸闷等,有夜间加重的倾向。若水气上冲,气从心下上冲胸咽;上冲于头则头晕目眩、咽噎耳鸣、脸面浮肿等。
活血化瘀法
若瘀血阻于心脉,络脉不通,不通则痛,故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因血属阴,夜亦属阴,故入夜加重。伴胸闷心悸,时作时止,日久不愈或眩晕,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涩或弦涩等。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金铃子散合失笑散加减。
方义:方中失笑散活血止痛,金铃子散平肝理气活血,合用心肝同治。红花、赤芍、川芎皆活血理气,使肝气平而心痛止。
若气血郁滞,心肺为闭,胸痛而满,舌色紫黯,脉沉而涩者,用颠倒木金散行气开郁,活血止痛。本方由木香、郁金两味药组成。木香治气,郁金治血,根据气血表现,调换木香与郁金的剂量大小,故叫“颠倒木金散”。属气郁痛者,倍木香君之;属血郁痛者,倍郁金君之,虚者加人参。用此方合小柴胡汤治疗气病血病,胸痛连胁效果良好。
对瘀血内阻胸痹心痛诸证,近世医者,只知“心主血脉”,“诸脉系于心”所发生的心血管瘀塞、心肌缺血心绞痛和冠心病一方面,只盯住“心血管”上头。不知心的生理特点,第一应以阳气为先,非以血脉为先。
《素问·六节脏象论》言:“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是说心为生命的根本,主宰神明变化,心的功能,在于强大的阳气决定。心属火脏,上居于胸,“胸为阳位似天空”,故心有“阳中之太阳”的称号。心主阳气为先,心主血脉为后,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功能,必在心阳督守下实现,阳生阴长,主宰血脉等作用。活血化瘀并非治疗心脏病的根本法则,在苓桂剂主方基础上加入活血化瘀之品治之。以苓桂术甘汤为基本方创制苓桂茜红汤、苓桂三参汤即属此类。
开郁行气法
若情绪低落,情志抑郁,导致气机不畅,停滞在上焦,使胸阳无法充分舒展,进而影响血脉流通,最终形成胸痹心痛。此病症的主要表现有:心胸满闷,感觉隐隐作痛,痛无定处,时常深叹一口气来缓解不适。当遇到情绪不佳时,这些症状会明显加剧。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脘腹胀满,但当嗳气或矢气后,会觉得舒适一些。观察其舌苔,可见薄白腻,脉象弦细。对于这种病症,治疗的关键在于疏调气机,开郁理气。越鞠汤是一个有效的中药方剂,用于调理气机,缓解胸痹心痛的症状。越鞠汤通过合理的药物配伍,综合调节情绪、气机和血脉等方面,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在中医理论中,情绪与气机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疏调气机是治疗此类病症的重要手段。同时,还需要注意调整患者的情志状态,引导他们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对病情的影响。通过越鞠汤的治疗,患者的心胸满闷、隐痛等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对于预防胸痹心痛的发生也有积极意义。越鞠汤的应用不仅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的特点,也证明了中药在调理气机、治疗情志相关疾病方面的独特优势。
#优质作者榜#疏肝清热解郁法肝为木脏,喜疏泄条达,胆为决断之官,属少阳。若内向闷闷不乐,心情抑郁,气血郁滞,久而化火,百病乃生,见肝病心病等。
症见:胸闷或痛,心悸气短,心烦眠差,性情急躁,善太息,头晕耳鸣,舌尖红苔白腻,脉沉弦等。治当疏肝清热解郁,用加味逍遥散。
方义:丹皮甘凉,清热凉血不滋腻;栀子苦寒,屈曲下行,通达三焦;白术、茯苓助土培本;芍药、当归补血滋木;薄荷、煨姜透达木郁;柴胡条达肝胆,升发火郁。诸药相合,木郁达之。用本方广泛,凡心烦起急、眠差、舌尖红、脉沉弦者,无论何病,皆本方施治疗效颇佳。
凡心脏病患者百治无效,用此方而获良效。“逍遥散是一张气血两和的方子,当视气病、血病孰轻孰重,用药有所侧重,偏重血分为病者,当归、白芍重用,气分病重者,少用此二味,加枳壳、木香,香附、郁金行气药。”
清热化痰法
盖肝属刚脏,喜条达忌抑郁;胆喜宁静恶烦扰。《千金要方》云:“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胆者中清之腑也”。肝胆相表里,生理相沟通,常肝胆并论。因胆属木,为清净之府,喜温和主升发,失常则木郁不达,胃气不和,化热生痰,痰热上扰,痹阻胸阳,心神不安。症见:胸闷、心悸,胆小易惊,口苦,心烦,眠差,或恶心、头晕,舌苔黄腻,脉滑数等。治宜理气祛痰,清胆和胃。用温胆汤加减。
若痰浊偏盛,头目眩晕,胃中痞满,呕吐痰涎,每见各种“幻证”,舌苔厚腻,脉弦滑者,用温胆汤加重半夏、竹茹,另加胆星、竹沥、海蛤、青黛、风化硝、海浮石等,清化痰热治之。若热邪偏盛,口苦较重,心烦而躁,小便黄赤,舌质绛苔黄,脉弦滑数,用温胆汤加山栀、黄连、黄芩、连翘、竹叶等,清心解热。若气机郁滞,心胸憋闷,胁肋胀满,噫气不畅,叹息觉舒,舌红苔腻,脉沉弦,用温胆汤加柴胡、香附、郁金、佛手、橘叶等,舒肝解郁。如痰热结于肺中作痛,或咳痰胶黏,大便发干,舌红苔黄脉滑者,用小陷胸汤清热涤痰开结。
方义:方中黄连清泄心下热结,半夏化痰去饮,瓜蒌甘寒滑利,清热涤痰,开结润便。三药合用,痰去热除,结散痛止,为治胸脘痞痛良方。方中瓜蒌,清热涤痰,还有活血化瘀、通痹止痛作用。《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用瓜蒌之方,如瓜蒌薤白汤类诸方,主治胸痹疼痛,不用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用瓜蒌等便可止痛,可见确有化瘀止痛之效。
益气养阴法
若气虚无法正常运送血液,或阴虚导致络脉不畅,均可引发血行受阻,气血瘀滞。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隐痛,时而发作。此外,还可能出现心悸心烦、疲乏气短、头晕耳鸣、手足心热等症状。观察舌象,可见舌质嫩红或有齿痕,舌苔薄白,脉象细弱无力。对于这种情况,治疗的关键在于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在具体用药上,可以考虑使用保元汤合生脉散进行加减治疗。保元汤和生脉散两方合并使用,能发挥出显著的功效。其中,党参和黄芪这两味药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可以扶助心气;炙甘草则能益气通经脉、利血气,有效治疗心悸;桂枝可以通阳行瘀,适用于心气不足、血滞心脉的情况;丹参具有活血行瘀的功效;而生脉散则能益心气、养心阴、宁心神。对于久病或大病后的情况,心之阴阳可能会出现亏耗,阳虚不能宣通脉气,阴虚不能荣养心血。此时治疗应兼顾阴阳,补其不足,使心脉得通,心血得养。补益心脾,益气养血法
若患者长时间过度思考,导致心血暗耗,进而引发脾气不足。脾气生化乏源,心脏失去足够的血液滋养,心神不宁,甚至引发胸痹心痛。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胸闷隐痛,时发时止,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过度,神疲乏力,眩晕健忘,面色无华,口唇色淡,食欲不振,腹胀纳少,大便溏薄等。治疗此症应从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入手,可选用归脾汤加味。归脾汤的方义在于:方中的黄芪、人参、白术、甘草等中药材可以补益心脾之气;当归、龙眼肉则可以补心脾之血;茯神、远志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而炒枣仁则可以补肝安魂,对治疗失眠有良好效果。此外,加入木香可以补而不滞,通脾奉心,从而发挥诸药之疗效。综上所述,归脾汤加味对于治疗因思虑过度导致的心血暗耗、脾气不足、心失血养等症状具有显著效果。通过补益心脾、益气养血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滋养肝肾,养心定惊法
若人体素来阴虚,加之过度思虑劳心,这不仅耗伤了营阴,还可能让火热与痰火之邪灼伤心阴。久而久之,心阴亏虚的状态愈发严重,虚火内生且炽烈,营阴逐渐涸涩,导致心脉不畅。不仅如此,此状况还可能影响肝脏,形成水不涵木的病理状态,引发风阳内动。这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胸痹心痛的症状。具体表现为胸闷、心悸、心中澹澹大动、阵发性心痛、头摇、肢体颤动等,严重时甚至无法自控。患者的舌质呈现绛红色而无苔。对于此症,使用三甲复脉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此方能滋阴复脉、潜阳熄风,尤其对于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的患者,若舌质红绛无苔,治疗效果尤为显著。另一种情况是肾水虚弱于下,心火旺盛于上。此类患者常有心悸、心烦、睡眠质量差、心中灼热等症状。观察其舌象,可见舌红绛且少苔,脉象细数。此时,黄连阿胶汤是理想的治疗选择。此方能清心火、滋肾水,并促进心肾之间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