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黄芪
TUhjnbcbe - 2021/6/4 20:19:00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

相传,几百年以前,有一位叫戴糁的老人,他善良厚道、乐于助人。因他形瘦而面黄,人们尊称他为“黄蓍”(耆是指六十岁以上的人)。后来老人不幸因救助坠崖儿童而身亡。人们为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长的一种草药称为“黄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所以,我们才看到黄芪的别名中有戴糁、黄耆、戴椹。

黄芪(植物图)

来源产地

黄芪是我国名贵的草本中药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主产内蒙古、山西及黑龙江;现广为栽培。

药用逸事

黄芪为较常用的补气药。《神农本草经》把黄耆列为“上品”。《药性歌诀》云:“黄耆入药,为强壮剂,具有益正气,壮脾胃,排脓止痛,活血医危的功效。对表虚自汗、气虚内伤、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脾虚泄泻、体虚多汗、气虚脱肛、子官脱垂、浮肿及痈疽等疾病疗效显著”。《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古药书均认为它有益气补虚的作用。

黄芪(药材图)

功效与主治

01

益卫固表

有些人,一吹风就会感冒或者在家里稍微做点家务就出一身汗。这些都是卫气不足所引起的。卫气能抵抗外来的邪气,使之不能入侵人体,它还能够调节控制腠理(腠理,并不是毛孔,它是皮肤与肌肉交接的地方)的开阖,促使汗液有节制地排泄。卫气虚的人不仅常常易于感受外邪而感冒而且他们的毛孔,腠理呀!不能开阖有度。所以啊就容易自汗,盗汗,汗液不断地外脱。

黄芪能够益卫气而固表止汗。

02

补气升阳

①黄芪有升阳补脾阳气的作用,这点和柴胡、升麻一样。黄芪不仅可以补脾肺阳气,还能够治疗中气下陷。黄芪治疗脾气下陷,脏器下垂,稀泻。

②黄芪治疗气虚发热。因为,血能载气,当血虚了以后,虚阳上浮导致了发热。

?③黄芪还可以治疗气血双亏。因为气能生血,黄芪的补气作用可以促进生血的作用。有个中成药叫“当归补血口服液”,里面就是当归和黄芪。

03

托毒生肌

黄芪是通过补益正气来促进肌肉愈合。用于气虚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黄芪补气具有良好的托脓生肌功效,有“疮家圣药”之称。

04

利水消肿

黄芪通过补脾气来治疗水肿。脾气虚,脾不运化水液,那不就水肿了吗?

鉴别

?黄芪,横断面皮松肉紧(皮部疏松,木部较为结实),可见菊花心(放射状的纹理及纵向裂隙,形如菊花),金盏银盘(木部黄色,皮??部白色)。味道微甜,有豆腥气。

黄芪(鉴别图)

运用

01

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15g、人参(*参)15g、白术10g、炙甘草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12g、生姜9片、大枣6枚。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①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②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02

玉屏风散

组成:防风10g,黄芪30g,白术10g。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

①自汗多由气虚卫外不固所致,症见自汗,恶风,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弱。

②体虚易感冒由表虚不固所致,症见神疲乏力,自汗恶风,反复感冒,舌淡,脉虚。

03

防己黄芪汤

组成:防己12g,黄芪15g,甘草(炒)6g,白术9g。

功效: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

①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②本方是治疗风湿、风水属表虚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注意事项

⒈湿热患者不建议服用,湿热尽管也是热,但是与阴虚的热毒还是有差异的,不过黄芪仍旧会加重湿热哟。

⒉黄芪可以预防卫气虚引起的感冒,但如果已经感冒了,不建议服用,它会影响感冒恢复速度。

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建议服用,由于黄芪的滋补作用,会影响胎儿和婴儿的正常发育,尤其是胎儿过大可能会造成难产,所以需谨慎。

感谢大家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