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pf.39.net/xwdt/170210/5218641.html乌猫的贴心导读1、现在很多人都有体寒2、拥有体寒,就拥有了难说的痛3、应对体寒,用好3个中医妙招就够啦本文已由红杏林学院「专业审稿团」审核▼朋友,你平时看电视剧么?在这个天寒地冻,出门要担心碰上病毒的日子里,杏林君已经开启下班追剧模式,到今天,大概看了2~3部古装剧啦。很多人看古装,会把目光聚焦于风度翩翩的少年郎,或者气场全开的宫斗美人。然而,作为一个学中医的人,杏林君只怜爱身体孱弱的角色。比如,《琅琊榜》的梅长苏,《红楼梦》的林黛玉,《如懿传》的高贵妃……生病的林妹妹他们无一例外,都因先天或后天的原因拥有了体寒体质,终身与疾病相随。即使家境殷实,也难逃油尽灯枯的命运。高贵妃死于雪地在古代,这种一点点将健康和生命都蚕食掉的体寒,要么缠上居住环境极差的贫苦人家,要么打搅先天不足或后天惨遭意外的富贵人家。然而,到了如今这吃饱喝足(仅对大部分人而言)的和平年代,体寒居然成了很多人身上的常见现象。震惊得佛珠都掉了如何理解体寒?当今的说法:体寒是由于自身体质虚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交错而引起的症状。也就是说,不管你属于哪一种体质(平和体质也好,痰湿体质也罢),只要生活习惯不好,就会被体寒盯上。体寒缠身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轻度体寒这些朋友,大夏天也手脚冰凉,冬天更不用说。患上感冒,别人一星期就康复,到自己身上则要拖十天半个月;女性朋友还将面临痛经问题,大冬天盖着被子,一边躲避冷风,一边忍受身体不适。看着都难受别说杏林君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杏林君的好朋友就是这样子的。中度体寒到了这个程度,虚寒体质长期得不到改善,饮食过于寒凉,中焦气息不畅,不仅手脚冰凉,还会出现“肾水上不去,心火下不来”的情况。杏林君学中医之前,生活随意,怎么开心怎么来,因此,年纪轻轻就是中度体寒。中度体寒真的愁人那个时候,明明自己没吃多少东西,却两天不见排便,肚子胀得想骂人。不仅如此,嘴里还容易长泡!别人吃饭是享受,我吃饭是修行——时常在痛和饥饿中苦苦挣扎。后来,可是费了些功夫,直到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戒了,这体寒才逐渐好转。杏林君原本以为,中度体寒已足够受罪,但听一些老中医说,重度体寒的朋友过得更心塞。重度体寒夏天,碰到要进入空调区的情况,他们必须穿厚衣服,不然就待不下去;冬天,即使室外有阳光,他们也要把自己裹严实才能出门,有的甚至拿出被子......在操场裹被子晒太阳的的学生此外,他们的脏腑功能都有所减退,身体隔三差五不舒服,水肿啊、尿多多呀,折磨得他们很难受。到这,问题来了。体寒这倒霉玩意,它究竟是怎么找上门的?唉,这需要我们好好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林妹妹式灵魂发问之前,天气很热的时候,你是不是贪凉,找到空调房就不愿意出来?平日,有敞开肚皮大吃大喝吗?有没有因为害怕上火,常吃清火药?在这三九寒天,你有做到晚上11点前睡觉吗?有睡够至少7个小时吗?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没有节制地享受生活,的确很快乐,但却是拿身体健康作为代价。黛玉式凝视如果你当前没有遭受体寒侵扰,请好好阅读接下来要讲的3种方法,毕竟,请神容易送神难!如果你已经被体寒缠住,请坚信“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杏林君希望你也能认真阅读下面讲到的3种方法,把“寒”从身体里赶得远远的!以下都是杏林君压箱底的绝招,你可要认真阅读哦~体寒调理第一招静坐喝参粥养虚补身体首先,杏林君为你带来一个“静”字,希望你静下来好好品尝美食——*参粥。这样,你才有力气执行效力更强的方法。*参取6克,其性味甘平,适于寒性体质归脾、肺二经食之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粳米取50克,其性味甘平,对寒性体质友好入脾、胃二经食之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参粥做法简单,只需把*参洗净,去除表皮杂质,*参未晒干时,完整的样子再切碎,即可放在一边备用。待粳米洗净,将其与*参一同放入锅里,加水煮成粥,就可以开动了~*参粥味道不错,杏林君强烈推荐你试一试,做法简单又好吃,还对身体好~体寒调理第二招灸4穴驱赶体内寒邪“静”过之后,是“战”!我们该进行艾灸啦~现在正值三九寒冬,点艾条,汲取艾的纯阳之火,既能排出体内积聚的寒气,也能避免寒邪再次入侵,导致雪上加霜。具体该怎么做?艾灸4个穴位就可以,它们从上至下,分别是:大椎穴、关元穴、足三里穴和申脉穴。先说大椎穴。大椎穴堪称阳中之阳,激活它,还怕体内寒气叫嚣、作祟吗?之前,有新朋友在后台反应,自己想艾灸,但找不到穴位,不知道方法。杏林君很理解这一类朋友。如果你也有类似问题,请仔细看下面的取穴动图。看,取穴是不是很简单呀~你只要找准穴位,艾灸时,再静下心来体会,就会产生“穴位在使劲吸热量”的感觉。而当这种感觉产生时,你会忍不住想靠近艾条(当然,这个冲动要克制住,不然会烫伤)。关元穴,待在我们肚脐下大约四个横指的位置,为人们常说的丹田。艾灸它可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有“温一穴暖全身”的作用;咚咚!取穴动图来了,快看呀~友情提示,艾灸应选择一天中阳气最为充足的时候,比如正午时分、午后14时。在这些时间段艾灸,其效果是最好的。不过,刚吃完饭,就不要艾灸啦~大概这个高度,不要烫伤自己哦~足三里,在小腿膝盖向下3寸的位置,是有名的保健要穴。激活足三里,相当于激发了经脉之气,足以协调阴阳,不给体内寒气反扑之机;足三里的穴位是不是很好找啊~你看,它是这样艾灸的~艾灸的时候不要灸太久,15分钟就好;艾条也不要离皮肤太近,不然皮肤被烫红,反而伤阴!申脉穴,属太阳膀胱经,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有人将它称为“驱寒穴”。该穴位于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你仔细看下方动图,很容易学会哦~超简单的取穴动图来了~灸之,可有力震慑停留在足太阳膀胱经的“寒”。考虑到最近来了不少新朋友,杏林君在这里,放个小总结。稍后,还有调理法要和你见面,可别看到这就以为结束了呀四个穴位,各灸15分钟,艾灸时,若能产生“穴位在使劲吸热量”的感觉,就说明你的艾条对准了穴位。如果仅觉得烫,甚至皮肤被烫出了一道红,你得赶紧检查:穴位找准没有,艾灸的时间是不是过长。如果你身体状况不好,请将艾灸总时长控制在20分钟以内,即只艾灸一个穴位(推荐足三里)。艾灸应选择一天中阳气最为充足的时候,比如正午时分、午后14时。在这些时间段艾灸,其效果是最好的。如果你刚吃完饭,就不要想艾灸的事情。还有,晚上8点以后,也最好别艾灸,最晚不得超过22点。
体寒调理第3招
天然香薰,宁心静神
香可散疫气,此话不假。
我们国家的中草药以植物药居多,在当前已知的药用植物中,芳香植物有种,而其中,仅凭气味就能做药用的,有多种。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疫观,
而《神农本草经》也记,“香者气之正”。
即便到了现代,医学研究同样表明,芳香植物体内特定的发挥性精油成分具有一定药用功效,且大部分含抗菌性。
我们都清楚,那些能让人类感染疾病的细菌等微生物,就广泛存在于水和空气,甚至停留在人和动物的口鼻腔中。
因此,香气本身就是最纯正的阳气,而熏香,则是以正气赶走浊气。
我们把香气吸入肺部,能让肺发挥宣发功能,将香气所附带的阳气传达全身,最终去湿除寒。
学中医的朋友都清楚,情绪对病情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香的气味,可沟通我们的身体和情绪,宁心静神。
因此,闲暇之时,你不妨点一支香放在室内。
杏林君推荐体寒的朋友用桂花香。
《本草纲目拾遗》说,桂花,味辛性温,能发散风寒,宣统阳气。
来看看怎么做吧~
准备好一碗晒干的桂花
和20%的制香粘粉
制香粘粉在网上很容易买到
用捣药罐和捣药柱
把桂花打磨成粉
家里有粉碎机的
也可以用粉碎机磨粉
之后
加入适量的水
把花粉和制香粘粉调和均匀
将和好的香捏一捏,
搓成线条形状
就可点燃使用啦~
最后,老规矩,上总结
1、体寒,主要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系。
2、想调理体寒体质,有3个方法:
1)喝一碗*参汤,养虚补身体。
2)艾灸大椎穴、关元穴、足三里和申脉穴,驱赶体内寒邪。
3)自制桂花线香,宁心安神,缓解因体寒带来的情绪困扰。
最后,愿每一位朋友,都能使用中医知识善待身体喜欢的话,不妨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这些知识另外,悄悄告诉你,千万别错过最下面的“好文推荐”,我们最近在搞活动,免费送人民日报、央视都极力推荐的养生宝典——《经络书》!但很多朋友不知道怎么参与,你滑到最下面,点击图片,可以获取详细的参与教程,做完活动,就能拿到书啦~时间有限,快来参与吧~
如果大家觉得今天的内容很有价值的话,欢迎点亮右下角“在看”并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都能受益中医,感受中医之美~。
#今日话题#如果想借艾灸调理体寒,应该灸哪些穴位?你还记得吗~快来留言区告诉杏林君特别推荐(点击图片即可阅读)点个在看,帮助更多人!杏林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