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晚报媒体中央厨房出品
砂锅,流传千年
原味与本真的集大成者
一直以来传承古老而经典的味道
4月18日
中国·七星关首届砂锅旅游文化艺术节
在碧海街道砂锅寨村举行
百名砂锅手艺人齐聚,重现砂锅制作工艺;现场制作的特色砂锅宴,让这个长寿之乡的百岁老人们大饱口福。
这不仅是场文化艺术活动
更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与创新
通过文化传承、工艺创新和品牌塑造,不断提升发展软实力,把无形的文化赋予新内涵,变成有形的文化旅游产品,结合当地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七星关区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探索的“文化+生态+乡村旅游”脱贫模式,打造了中国乡村文旅农旅融合新样本。
配料、碾碎、拌泥、上模、上釉……繁琐细致的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百名艺人巧手里,一堆堆“泥巴”变成了精巧厚重的砂锅。
紧接着,20多米的“砂锅长桌宴”开始了,一列姑娘端上新鲜出炉的砂锅天麻炖猪脚、砂锅*参炖乌鸡汤、砂锅玫瑰花炖鱼头、砂锅特色小豆酸菜、砂锅焖洋芋……现场被食物的香气萦绕。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是当地一个特色产业。
七星关的砂锅文化更是有近四百年的“长寿”历史。据当地史料记载,七星关砂锅文化可追溯到年,当时有个付姓家族到现砂锅寨一带躲难,发现当地烧制土陶器皿的白泥优质且丰富,从此开启陶艺时代,代代相传。
几百年历史沉浮,砂锅文化几经盛衰。最繁华时,砂锅寨周边多个村落都以砂锅烧制为主业,80%人口投身其中,砂锅风行云贵川一带,甚至远销东南亚地区,成为游子们思乡的寄托。
乡村旅游发展要打组合拳,不单要纯净天然的好生态,还要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牌。举办砂锅旅游文化艺术节不是作秀,而是唤起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同时,结合当地的乡村旅游,让数百年沉淀下来的砂锅文化焕发新生机。
砂锅文化的复兴,得益于当地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如果说“生态+乡村旅游”是当地乡村旅游开发的初级版本,那么“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则是升级版本。
七星关区是国家级生态试验区,全国深呼吸小城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生物多样性整体好、空气质量优。
砂锅寨就是七星关区生态建设的缩影。目前,砂锅寨将文化、生态与乡村旅游三者结合,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特色旅游,家乡成了能回得去的地方,直接带动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发展农家乐。
砂锅寨村原是贵州省一级贫困村。年,七星关区砂锅寨村由“两委”牵头成立特种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旅游公司,将丢荒的田地盘活发展产业经济,解决了多名贫困群众就业问题。
旅游公司集生态观光、农事体验、农家休闲、特色美食、儿童游乐等于一体,综合开发,配套建成特色农业庄园、生态公园、玫瑰花浴场、婚庆基地等景观。目前,已经有15户村民土地入股、5户资金入股,每户入股土地一般为几亩,股金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除了办农家乐,砂锅寨还种植相思草,玫瑰花,吸引不少人前来拍摄婚纱照。目前,砂锅寨已跟三家婚纱摄影机构签约,这一项收入就有40多万元。今年,砂锅寨旅游产业利润有望突破万元,村民年底分红有了盼头。年,砂锅寨村民人均年收入仅元,年人均收入达元,实现脱贫。
近年来,七星关区一直把美丽乡村建设当做一件大事,挖掘旅游配套设施发展服务业,让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向产业发展成果转化。环境改善了,村庄美丽了,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奔小康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
想知道这么美丽的地方在哪里吗?小编来告诉你~~~砂锅寨是碧海街道办事处的下辖村,从毕节城区出发,在碧海大道上行驶9公里后,右转进入了一条新改建的6米宽的柏油路,这就是去七星关区碧海街道沙锅寨村的通村油路。
图:路绍专郭凯张诚
面对面、零距离
倾听您的心声,解决您的难事
无论是您的所见所闻还是生活烦恼事
都可以通过热线联系我们~~~
扶贫热线、晚报新闻-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