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2月21日
医案转自民间中医网-经方方药
水中火先生
经方辨证问诊单:
所在省市:广东省深圳市
婚 否:否
性别,年龄:男,27岁
主症特点:
肚脐以下腹部偶尔会隐痛,大便稀水状,肛周灼热,小便最后部分灼热。
吃附子理中丸,会减少一两次拉肚子,并不能止住。
现正在服用的药:
仲景牌附子理中丸。
最初发病的年份月份:
.02.25。
发病原因:
25号周六中午,没胃口,觉得疲惫腰软,疑肾结石,只吃了半碗饭,就煮真武汤+猪苓汤喝了一剂。
下午外出,觉得时冷时热,不慎饮用了热奶茶,傍晚恶心想吐,就把奶茶扣吐了出来。酸软疲惫强烈,腹部拒按,按则想吐,后背肾区叩击有痛,再进一剂真武汤+猪苓汤。开始拉稀水多次,偶尔腹部不舒服,偶尔胸肋不舒服,整夜无法入睡。
26号周日怕冷,中午进食浓姜粥,恶心无胃口,有泄水几次,傍晚全身舒服,只剩大便问题,开始变得肛周灼热。
晚上开始服附子理中丸。
27号周一怕冷,仍然没胃口、恶心、粥为主食,配姜配附子理中丸则减少泄的次数,否则很快腹痛拉肚子。
28号周二暂无恶心,胃口不错,吃的米饭,起床有泄水。
饮:
少
大便:
溏泻,不成形,解时肛门有灼热
小便:
次数一般,量少,有灼热感,静坐时有时一阵很短疼痛感
QQ问诊:
日期:-02-28
患者10:18:18
水先生早上好~。最近大便情况有点问题,稍后可以填问诊单向先生求治吗?
水先生10:18:29
嗯。
患者10:20:36
好的,是大便泄水、肛周灼热、小便最后部分灼热。我填入详细问诊单。
水先生10:21:08
嗯,现在还怕冷吗?
患者10:53:08
不怕了,深圳24~26号低温,27号昨天已经回温。
但怕冷时,我是围围巾+泡热水脚的,与病有关,与气温无关。
写下来时就觉得自己可能错了两步,起初有点像小柴胡,最后折腾自己成这样。
水先生10:57:22
小便也感觉热?
患者10:58:39
小便到最后的一段,硬是要尿出来的那一段,灼热感,昨天有,今天还没。
水先生10:58:56
现在还腹痛吗?
患者10:59:55
没腹痛,早饭后还没不舒服,预计待会还会拉稀。
水先生11:02:20
经方合方1剂。
处方:四逆汤合调胃承气汤加*参当归(千金温脾汤)
患者11:03:53
先生思路果然不同!~好的好的~嗯嗯好的。
日期:-03-01
患者19:41:01
昨天服药前先刻意排了便,只排出少量稀水。昨天中午服后至今没有解大,所以反馈迟了。小便几次,有力,正常量。只有昨天晚上腹部微疼了一会儿,就没不舒服了。
水先生19:43:45
有改善吗?
患者19:50:19
有的!·没有再泄了~
水先生19:51:42
感觉好了吗?
患者19:52:07
感觉已经好了。
水中火:
肛周灼热,肠子里有滞热,光用清法不行的,下利而用大黄并不新鲜,李东垣芍药汤有一个加减法,就是“大便频数,而下重难通者,加大黄。因为湿热凝结成利,不加点儿大黄,肠子里的凝结是去不掉的。
患者用的是:
四逆汤+调胃承气汤的合方再加*参当归组成千金温脾汤。
生大黄10,炒当归6,干姜6,黑附子5,*参4,芒硝4(起锅后下),炙甘草4。
坛友互动:
肛周灼热,下利不渴,第一反应是大黄水送服附子理中丸。但先生用的是合方,患者服用附子理中丸有效果,说明患者中焦有寒;患者肛周灼热又说明下焦有热。从服用附子理中丸有效,小便不利,我会考虑理中汤合五苓散,利小便实大便。但患者肛周灼热及小便有热确属热象,后面也考虑了理中汤合大黄附子细辛汤,理中汤合泻心汤。实在纠结。
在这里想请教先生一个问题:此方与大黄水送服附子理中丸的重要区别点在哪?先生没有考虑过大黄水送服附子理中丸吗?
也可以用大黄水送服附子理中丸。
先生之前也有多例的四逆汤合调胃承气汤医案,取咸辛除滞之意,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四逆汤合调胃承气汤治肠中热滞,大黄附子汤治寒积。此处为何加了人参当归,不加对药效有没有大的影响?
千金温脾汤作为温下的代表方,是大黄附子细辛汤咸辛除滞理法的重要补充,此方已被收录到《方剂学》教材中,你可以去看看。
看来要记住一个方子,自己得病用一次是印象最深的。
我当初的症状跟这位很像,不过是喝凉啤酒引起的,发病初期的感觉也是非常相似,患者感觉“像肾结石”,估计是腰痛腰软之类的症状。我当时“感觉像一把冰凉的刀指刺穿腰部”,现在想来可能真跟某些肾结石症状类似是否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是“直中少阴”?这个真是值得好好思考。
很快就拉水,还老是拉不干净,浑身疼痛,疲倦。
自己当时想过大黄附子细辛汤,不过因为当时迷迷糊糊的就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上半身出汗而下半身疼痛依旧,后来水拉完了干脆拉血,也是找水先生治好的,从此,就彻底记住温脾汤了。
越来感觉辅行诀的经典,此千金方直接就是大泻脾汤化裁而来,先看看两方原文:
《千金方》治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温脾汤方。(刘志杰增补方)
甘草、附子、人参、芒硝各一两,当归、干姜各三两,大黄五两。
大泻脾汤:主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者。
附子一枚,炮,干姜,炙甘草各三两,黄芩,大黄,芍药(一方作枳实)各一两。
通过比较两方都有小泻脾汤:附子、干姜和炙甘草;两方都有泻下结构:一方为大黄、芒硝、甘草,一方为大黄、枳实、黄芩;按照味量分析,两方都是辛味为最大:一方当归、干姜各三两,附子一两,辛味共七两;一方附子、干姜各三两,辛味共六两;
而从药证来说千金温脾汤更倾向于便秘有躁屎,所以用大黄、芒硝泻下,甘草缓之;大泻脾汤因条文中下痢不止者,所以用大黄、枳实推陈出新,更有黄芩、甘草止泻之意;所以说经方示之以法,大医临证药虽不同,法度仍在,伤寒论更是,所以说是广汤液经法。
我来提供一个案例:
8月7日凌晨1:24,老婆打电话说娃儿呕,拉稀,发高烧,并没有以前感冒时的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急问我在啥办法。
娃儿1岁零2个月大。
我问中午晚上喂了娃儿什么,大便状况,有没有小便,有没有眼泪,精神状态等。
正常情况是早上喂奶粉加米粉,中午和晚上喂加了核桃蔬菜玉米粉和肉丸子的稀饭。肉丸子大概4-5个左右,肯定有点多,我给老婆提过多次,让她少喂肉丸,但没引起重视。
由于半夜睡得迷糊的,一时想不出什么药方,只好教她如何按摩,她也没耐性了,于是挂了电话。
天亮后医院,挂了急诊。中午我赶回去一看,医生开的是美林(布洛芬)退烧药,还有一盒治感冒的,一盒蒲地蓝口服液。我觉得不对,详细问了发病原因,认为是食积引起的发烧和下利,于是用平胃散,帮助运转一下中焦。
下午下班,回来一问,药基本没在喂进去,娃儿还是低烧,拉稀,肛门都拉得发红,卫生纸挨到就吵。
晚是又喂一支藿香正气液,也没有效果。
半夜终于喂美林了,出了点汙,退了一会的烧,但不久又开始发烧了。
老婆急得没法,医院看。中午打电话问,医生诊断为肠炎,开了头孢类抗生素,到晚上共服三次,仍发低烧,到凌晨2点左右,又发高烧。
这两个天,娃儿没精神,睡不着就叫妈妈,很可怜。我准备这个时候再熬中药,但老婆不配合,说准备天明后去输液。但娃儿的外婆终于同意早上又喝一次中药试试。
我想前面喂的中药没效,原因应当是光靠中药运转中焦是通不了,必须要通下才行,又考虑到整个夏天在空调里睡觉,肚脐受寒,吃的西药太多了,输液,打疫苗等等,以致脾寒,造成冷积不通,选用温下的温脾汤(大黄4,芒硝2,炙甘草2,干姜2,生附片2),缺当归和*参,早上5点多药店没开门,没法配齐,但也不影响大局)。
喝了大概6小勺,就没喂了。过了20分钟左右,娃儿拉了一次稀,体温就基本恢复正常。按中病即止的原则,本可以停止喂药了,但老婆想巩固疗效,下午又喂一次,同样喂药20多分钟后拉稀。到晚上娃儿胃口有所恢复。喝药后,上午和下午都睡了3个小时的觉,睡得比前几天都安稳。而且晚上也没有发烧了,睡觉也正常了,至此,全家人都放心了。第二日,还在拉稀,粪中带有白色泡泡。用隔盐灸肚脐三次,大便恢复正常。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