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属水,其气寒。冬季是自然界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季节。此时阳光偏弱,日照时间短,天气寒冷,阳气潜伏,阴气极盛,故“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女性冬季为避免患病,强身健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常晒太阳冬季,重点在于“藏”,晒太阳有助于藏阳气,尤其是晒后背,护阳气效果更佳,还可补充肾气。后背的督脉,主一身的阳气,再加上后背有命门和肾俞两穴位,经常晒一晒,呵护阳气,对脑、髓、肾精肾阴亏损者的补阳效果最好。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经常晒头顶的百会穴,可通畅百脉、调补阳气,使人精神充足,缓解疲惫。
2泡脚“冬天泡脚,丹田温灼”。冬季经常泡脚可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强免疫力,舒筋活络,防止寒凉引起的感冒。因此,体质偏弱的女性可以每晚睡觉前用温水(40~50℃)泡脚,时长控制在10~20分钟,水深至少要没过踝关节;同时按摩脚心、脚趾等部位。泡脚时,注意水温不宜太热;水过热往往使人大汗淋漓,津耗气伤。
3早睡晚起中医认为,冬为阴令,冬时阴藏。故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所以冬季养生,注重阴之收藏,睡眠质量提高,则事半功倍。“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之前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4艾灸艾灸用的原料是艾草制成的。艾草,又名冰台,产于山的阳面,充分的吸取太阳的精华,是一种纯阳植物。艾灸就是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祛除病邪的方法。艾灸是中医五大主流疗法中唯一具有物理和化学综合疗效的治法。艾草燃烧后作用力更强,加上火本属阳,所以艾灸是古今公认的补充阳气最有效的方法。女性在冬季做艾灸,可以增强抗寒能力,改善肤色,预防感冒和各种妇科疾病。经常做艾灸的女性会发现体质明显改善,皮肤红润细腻,对于女性而言做艾灸可以起到全方位的保养作用。
5注重食补食补法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改善畏寒的现象,下面介绍几种常见食补方:①北芪*参炖羊肉
材料:羊腿肉克,北芪、*参、姜片各25克,黑枣10颗。
做法:羊腿肉切成五大块,放入沸水锅焯一下,捞起用清水冲一下,放入炖器,生姜片铺在肉上。黑枣洗净去核,与北芪、*参同入炖器内,加沸水克,加盖隔水文火炖1小时,食用时用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羊肉温补,北芪、*参有补气血,驱风寒,畅血流之功效,是怕冷体弱的女性朋友最合适的补品。
②黑糯米补血粥
材料:黑糯米,桂圆,红枣,山药,红糖适量。
做法:桂圆、山药去皮和黑糯米、红枣放入锅中,加水至毫升左右,熬粥,服用前放入适量红糖。
功效:黑糯米可补肾,桂圆、红枣可补血,山药可健脾益气,此粥是一款益气养血的佳品,适合冬季女性养生食用。
③花胶瘦肉羹
材料:花胶克,鲜猪瘦肉丝克,生姜丝5克,食盐适量。
做法:先将猪瘦肉洗净切丝,然后将花胶用清水浸泡至软,再用热的姜葱水浸泡去腥味,切成细条放入压力锅内,加进适量清水,用中火将其煲至糊状,再放进肉丝、生姜丝搅混煮熟,调味食用。
功效:本羹有滋阴补肾,养颜美肤作用。
④乌鸡大枣粥
材料:乌鸡肉克,大枣10-15枚,大米克,精盐适量。
做法:将乌鸡肉洗净,切成碎末;大枣、大米洗净。将乌鸡肉与大枣、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适量,上大火烧开,改用小火熬成粥,调入少许精盐即成,每日早晚温服。
功效:本粥具有养血止血、健脾补中的功效。适用于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脾虚便溏、产后或久病血虚体弱等症。
⑤红枣生姜茶
材料:红枣7-8枚,生姜3-4片,红糖、沸水适量,可根据情况加入枸杞子15粒,桂圆4-5枚,核桃3-4个
做法:将材料洗净,红枣切片,加入沸水中,小火煮30分钟
功效:“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姜味辛辣,可以在体内产生热气,祛除冬季的寒气、滋补身体,核桃仁通命门,利三焦,桂圆补心脾,益气血;核桃仁与姜相伍,味辛甘性温,辛甘化阳,二者配伍散寒凝而补命门则胞宫得暖。大枣之补土,补血以化气也,是以偏补脾精而养肝血。红糖通过“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来发挥补血作用。全方温补阳气,调补气血,治疗气血不足,气不归元所致的下焦虚寒引起的女性手脚冰凉,胞宫寒冷等病证,促进经血通畅,从而缓解因血瘀导致的痛经症状。
天津中医院妇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天津市首批名中医工作室,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拔罐、刮痧、电针等,对妇科常见疾病如女性各类痛症(痛经、慢性盆腔痛、经行身痛、产后腹痛、腰痛、身痛等)、月经不调、带下病(宫颈HPV感染、阴道炎反复发作等)、盆腔炎、排卵障碍型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有良好的疗效。
详情请咨询天津中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