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药百科丨党参的功效作用及相关信息
TUhjnbcbe - 2021/1/20 2:07:00

“*参,中药名。别名:上*人参、防风*参、黄参、防*参、上*参、狮头参、中灵草。为桔梗科*参属植物*参Codonopsispilosula(Franch.)Nannf.、素花*参C.pilosulaNannf.var.(Nannf.)L.T.Shen或川*参C.tangshenOliv.的根。具有补脾益肺,生津养血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肺虚喘咳,津伤口渴,血虚体弱等。”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脾、肺经。

01

功效作用

功能

补脾益肺,生津养血。

主治

1、主要用于脾胃虚弱,肺虚喘咳,津伤口渴,血虚体弱等。

2、西医诊为胃下垂、肾下垂、直肠脱垂、子宫脱垂、慢性胃肠炎属脾胃虚弱者,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肺气虚者,糖尿病属气阴不足证者,贫血、营养不良、神经衰弱属气血两虚者,习惯性便秘属气虚证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熬膏,入丸、散。生津养血宜生用;补脾益肺宜炙用。

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反藜芦,不宜与五灵脂同用。

2、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不宜与维生素C、烟酸、谷氨酸、胃酶合剂同用,可使上述药物分解,药效降低。

(2)不宜与可待因、吗啡、哌替啶、苯巴比妥同用,易加重麻醉,抑制呼吸。

(3)不宜与强心苷药物合用,药效累加,增加毒性。

(4)地塞米松可以拮抗*参提高皮质酮水平的作用,不宜同用。

(5)*参具有轻度的降压作用,可以拮抗肾上腺素的作用,不宜同用。

3、饮食禁忌:忌食萝卜、绿豆和强碱性食物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

注意事项

对虚寒证最为适用,如属热证,则不宜单独应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甾醇、*参苷、*参多糖、*参内酯、生物碱、无机元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参多糖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参皂苷部分可明显延长环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

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参水煎醇沉剂对应激型、幽门结扎型、消炎痛和阿司匹林实验性胃溃疡均有明显的预防保护及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参注射液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

4、对细菌的作用:脑膜炎球菌对本品煎剂中度敏感,白喉杆菌、卡他双球菌、副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及人型结核菌轻度敏感。*参煎剂对嗜盐菌、肠沙门氏菌、志贺氏痢疾杆菌有显著促生长作用。

5、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参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参水醇浸膏与煎剂均可使红细胞增加,白细胞减少,其中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参提取物具有促进小肠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6、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参及其多糖可使巨噬细胞的数量增加,细胞体积增大,吞噬功能增加,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7、增强机体抗寒能力:*参可直接促进和机体糖异生有关的生化过程,并间接促进机体抗寒能力。

8、此外,*参尚有一定的降血糖、改善学习记忆功能、增强机体SOD活性、抗缺氧、抗辐射、抗癌、抗炎与镇痛等作用。

毒理作用

*参注射液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79.21±3.60g/kg。给大鼠每日皮下注射0.5g/只,连续13d,无异常反应;家兔每日腹腔注射1g/只,连续15d,血清转氨酶活性无改变,也无中毒表现。*参碱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mg/kg。*参多糖给小鼠1次灌胃10g/kg,未见中毒表现及死亡。腹腔注射LD50为2.06±0.28g/kg。*参水煎液给小鼠灌胃的LD50为.3g/kg。

相关论述

1、《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虚,用以调补,甚为平安。

2、《本草正义》: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

3、《纲目拾遗》:治肺虚,能益肺气。

4、《药性集要》:能补脾肺,益气生津。

02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等症,常与补气健脾除湿的白术、茯苓等同用。

2、治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弱等症,可与黄芪、蛤蚧等品同用,以补益肺气,止咳定喘。其补益脾肺之功与人参相似而力较弱,临床常用以代替古方中的人参,用以治疗脾肺气虚的轻证。

3、治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化气,而见面色苍白或萎黄、乏力、头晕、心悸之气血两虚证,常配伍黄芪、白术、当归、熟地等品,以增强其补气补血效果。

4、治气津两伤的轻证,宜与麦冬、五味子等养阴生津之品同用。

5、本品亦常与解表药、攻下药等祛邪药配伍,用于气虚外感或里实热结而气血亏虚等邪实正虚之证,以扶正祛邪,使攻邪而正气不伤。

相关配伍

1、*参配白术:*参甘平,长于补脾养胃,健运中气,补气力强;白术甘温苦燥,善于补脾和胃,祛湿化浊,健脾力胜。两药配伍,可增强补气健脾燥湿的作用。适用于脾气虚弱所致食少、便溏、吐泻等。

2、*参配黄芪:*参长于健脾益气;黄芪善于益气升阳。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脾益肺的作用。适用于肺脾气虚、气短乏力、食少便溏等。

3、*参配当归:*参长于健脾益气;当归善于养血和血。两药配伍,可增强补气养血的作用。适用于内伤气血不足诸证,如头晕、乏力、少气懒言等。

4、*参配麦门冬:*参甘平,补脾益肺,生津养血;麦门冬甘、微寒,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两药配伍,可增强补气生津的作用。适用于热伤气阴,津液大耗,心虚脉微等。

5、*参配熟地黄:*参甘平,长于补益脾胃,生化精血;熟地黄甘微温,善于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两药配伍,可增强补气生血的作用。适用于气血双亏所致面色菱黄,头晕心悸,体弱乏力等。

6、*参配石膏:*参长于补气生津;石膏善于清热生津。两药配伍,可增强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作用。适用于外感热病,热伤气津所致心烦口渴等。

鉴别用药

1、明*参与*参:两者均味甘而入脾、肺经,皆能补益脾肺。然明*参系伞形科植物,味微苦而性微寒,主入肺经,善于润肺化痰,养阴和胃,主治肺热咳嗽,咽干音哑,食少口干。*参为桔梗科植物,性质平和,主入脾经,功专补中益气,健脾生津,主治气虚倦怠,食少便溏,肺气亏虚,语声低弱,及气津两伤,气血双亏。

2、生*参、米炒*参与蜜炙*参:三者均性味甘平,归脾、肺经,都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作用。然生*参擅长益气生津,多用于肺气亏虚,气血两亏,气津两伤。米炒*参补气健脾作用强,多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蜜炙*参则以补中益气、润燥养阴见长,多用于气血两虚之证,如气短乏力、脏器下垂、四肢倦怠及妇女月经不调。现代实验已证实,蜜炙*参在提高小鼠免疫能力和抗疲劳能力方面均优于生*参和米炒*参。

3、人参与*参:两者均味甘,归脾经,皆有补气、生津、益气等功效,适用于脾肺气虚、气津两伤及气血双亏、血虚萎黄之证。然人参源于五加科,味甘微苦、性微温,入心、肺经,有补气强壮作用而补益力强,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故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多用之,如独参汤;热病气津两伤及消渴亦多用人参。此外,人参尚有安神益智与摄血、壮阳之效,又可用于失眠健忘、气不摄血及阳痿证。*参源于桔梗科,性味甘平,入脾胃而力弱,价廉而能补中益肺、益气生血,不燥不腻,治气虚及气血两亏、气津两伤的轻证、慢性病,多可代人参用之,但用量宜大。

相关药品

参苏丸、小柴胡颗粒、强肝颗粒、健脾降脂颗粒、祛痰止咳颗粒。

相关方剂

上*参膏(《得配本草》)。

药膳食疗

1、*参猪肾汤:

(1)功效:补血、益气、补肾,适用于气血不足而致心悸气短、失眠、自汗等患者食用。健康人食用亦能增添精力、防病强身。

(2)原材料:*参20g,山药20g,当归10g猪肾g,葱、生姜、食盐各适量。

(3)做法:将猪肾洗净,切成小块。同*参、山药、当归放入锅中,加葱生姜、清水。先以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汤,熟时调入食盐即可。

(4)用法:用一法温服,分1-2次服用,食肉喝汤。

2、大枣*参粥:

(1)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化痰适用于脾胃气虚兼痰湿、食少便溏、胸院痞闷、呕逆。

(2)原材料:*参10g,大枣20g大米50g,白糖适量。

(3)做法:将以上材料同放入锅中,加清水。用文火煮成稀粥熟时调入白糖即可。

(4)用法:温服,每日1-2次脾胃湿滞、有热者可少用大枣。

3、益气提神茶:

(1)功效:补气养血、健脑提神是体质虚弱者良好的保健饮品。

(2)原材料:*参10g,枸杞子12g。麦芽12g,山楂10g,红茶5g。红糖20g。

(3)做法:将*参、麦芽研成粗末,用纱布包好备用。再将山楂、枸杞子洗净备用。再将剩余材料与上述备好的材料一起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上盖焖大约10分钟即可。

(4)用法:代茶频饮。

03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移栽后第2或第3年9-10月,将根挖出,洗净,晒4-6h,然后用绳捆起,揉搓使根充实,经反复3-4次处理后,即可扎成小捆,贮藏或进行加工。

炮制方法

1、*参:取原药材,除去芦头及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米*参:取净米置锅内,用文火加热,喷淋清水少许至米粘贴锅上,候烟冒出时,倒入*参片,轻轻翻炒至米呈老黄色时,取出放凉,筛去焦米。每*参片kg,用米20kg。

3、蜜*参:取炼蜜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参片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黄棕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每*参片kg,用炼蜜20kg。

4、土炒*参:先将灶心土粉置锅内炒松,倒入*参片,用中火炒至表面土黄色,闻到*参香气为度,取出,筛去土粉,放凉。每*参片kg,用灶心土25kg。

5、麸炒*参:先以武火将锅加热,撒入麸皮,候冒烟时,倒入*参片,拌炒至表面呈微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参kg,用麸皮20kg。

6、酒*参:取*参用米酒拌匀,放置1h,置锅内,用文火炒干或烘干,每*参片kg,用米酒12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米*参、蜜*参、土炒*参、麸炒*参、酒*参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防霉。

04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1、*参:呈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0-35cm,直径0.4-2cm。表面灰黄色、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有的达全长的一半,栽培品环状横纹少或无;全体有纵皱纹和散在的横长皮孔样突起,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质稍柔软或稍硬而略带韧性,断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皮部淡棕黄色至黄棕色,木部淡黄色至黄色。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2、素花*参(西*参):长10-35cm,直径0.5-2.5cm。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根头下致密的环状横纹常达全长的半以上。断面裂隙较多,皮部灰白色至淡棕色。

3、川*参:长10-45cm,直径0.5-2cm。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有明显不规则的纵沟。质较软而结实,断面裂隙较少,皮部黄白色。

饮片性状

1、*参:参见药材性状。

2、米*参:形如*参,表面老黄色。

3、蜜*参:表面黄棕色,显光泽,略有黏性,气香,味甜。

4、土炒*参:表面土黄色。

5、麸炒*参:表面微黄色,略有麸香。

6、酒*参:略具酒香气。

05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桔梗科*参属植物*参、素花*参、川*参。

形态特征

1、*参:多年生草本。根长圆柱形,直径1-1.7m,顶端有一膨大的根头,具多数瘤状的茎痕,外皮乳黄色至淡灰棕色,有纵横皱纹。茎缠绕,长而多分枝,下部疏被白色粗糙硬毛;上部光滑或近光滑。叶对生、互生或假轮生;叶柄长0.5-2.5cm;叶片卵形或广卵形,长1-7cm,宽0.8-5.5cm,先端钝或尖,基部截形或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上面绿色,被粗伏毛,下面粉绿色,被疏柔毛。花单生,花梗细;花萼绿色,裂片5,长圆状披针形,长1-2cm,先端钝,光滑或稍被茸毛;花冠阔钟形,直径2-2.5cm,淡黄绿色,有淡紫堇色斑点,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至广三角形,直立;雄蕊5,花丝中部以下扩大;子房下位,3室,花柱短,柱头3,极阔,呈漏斗状。蒴果圆锥形,有宿存花萼。种子小,卵形,褐色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素花*参:本变种与*参的主要区别在于,全体近于光滑无毛;花萼裂片较小,长约10mm。

3、川*参: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茎下部的叶基部楔形或较圆钝,仅偶尔呈心脏形;花萼仅紧贴生于子房最下部,子房对花萼而言几乎为全上位。花、果期7-10月。

分布区域

1、*参:分布于华北东北及河南、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

2、素花*参:分布于山西中部、四川西北部、陕西南部、甘肃、青海。

3、川*参: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道地产区

山西五台山野生者称台*参;另有西*参主产陕西,东*参主产东北各省,潞*参主产山西,条*参主产四川、贵州。

生长环境

1、*参: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及林缘。

2、素花*参:生于海拔-3m间的山地林下、林边及灌丛中。

3、川*参:生于海拔-m的山地林边灌丛中,现有大量栽培。

生长见习

*参喜冷凉气候,忌高温。幼苗期喜阴,成株喜阳光。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不宜粘土、低洼地、盐碱土和连作地上种植。

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种子发芽率80%以上,贮放超过1年的种子,发芽率则显著降低,故宜用当年或上一年采收的种子。常采用育苗移栽法,少用直播。播种期从早春解冻后至冬初封冻前均可进行,撒播或条播,条播行距10-15cm,播种深度0.5-1cm。每1h㎡播种量7.5-15kg。播后参畦用玉米杆、谷草或松杉枝等覆盖保湿,气温在18-20℃左右,播后10d左右出苗。苗高约5cm时,逐渐除去遮盖物,并及时注意除草浇水。移栽,参苗培育1年,于秋季或春季幼苗萌芽前移栽。按行株距20-30m开沟,将种根按株距6-10cm斜栽于沟内,覆土。

病虫防治

1、病害:锈病,一般东北、华北地区秋季发生较重,发病期间喷50%二硝散倍液或25%粉锈宁0倍液,每隔7-10d1次,连续喷2-3次。根腐病,低注地和多雨季节容易发生。防治方法,忌连作,筑高畦,开深沟,有利排水。发病期可用50%托布津倍液浇灌。霜霉病,可喷40%霜疫灵倍液或70%百菌清0倍液。

2、虫害:小地老虎、非洲蝼蛄等。

·中药材网·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百科丨党参的功效作用及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