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登陆中国,从清朝中时期到现在已经有一二百年历史,人气和价格都是一路发飙。
而中国人参从神农尝百草到汉代《神农本草经》的整理再到现代中国人参应用史有着多年的历史,为什么被国人轻视?
爱国的“中国参族”挺身而战,怎容“洋”参侵犯!
笔者就师辈、祖辈和自己的实际经验,现在展现给大家一个真实的西洋参以及中国的本土参族(人参、党参、太子参等)的本来面目。有长就有短,辨证的来看待这些洋洋土土的参。
Tips:中国参族:这里主要指三类:人参类又分类为长白山野生人参、当代野山参、园参、红参(韩国叫高丽参、中国叫红参)、生晒参(白参)
Tips:在中药里,名字带参的有好多,比如丹参、南沙参、玄参、拳参、紫参等,但都不是被认为是补气类“参”的中药材,所以不列入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日后有机会有顺带介绍。
一、西洋参简介
原产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古时因来源的问题,称为“西洋参”、“花旗参”、“洋参”。现在国内(东北,山东,北京四川)也有栽培。
性味:性寒,味苦、微甘。
功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治疗:暑热季节,或在平时,汗多伤津,心烦口渴,倦怠乏力,口干舌燥。】
1、西洋参是寒性的,有人说随便吃不会上火,但参娃狗蛋告诉大家,因当下国内西洋参99%以上都是东北地区及山东地区种植所产,因此,其药性已经有所变化,吃多了照样上火,如果谁说“西洋参随便吃,没事,那就让他吃几拾克上百克看看。
参娃狗蛋在此强调声明,西洋参所有的功效,咱中国人参全有,而咱中国人参有的功效,西洋参没有,也就是说,中国人参的功能及功效包含西洋参的功效功效,并且中国人参的功能功效是西洋参无法攀比的。
有的朋友会说,买进口的,其实老美的西洋参是很少出口中国的,也可以说是不出口,只是美国消耗,不防有美国的朋友可以去问问,是不是这个样子。
一般网上会提示到:”什么人适合吃西洋参:乏力,口干,没有胃寒、宫寒、手足冰冷的明显寒象存在的情况下就可以“,怎么中国人参不可以?在后边补充这块的不足。
二、人参简介
人参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和不同的加工炮制方法,而分成了不同类型人参类,其中虽然有偏温或是平性略温的不同,但总归是属于温性范畴,不会出现寒性的性质,笔者在这里就统称为人参类。
原产地:主产吉林及东三省
性味:甘、微苦,微温。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
治疗:各种脱症将亡、脾肺不足、津伤口渴、心神不安失眠健忘等。
1、人参还是具有很好的“大补元气”的功效的,这一点,是任何参都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家里有了上年纪的老人,一定要备上一两支“真品”好人参,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人在快不行了时,会出现各种脱症,比如口开目张,出气如鱼喘,二便失禁,身体痿软、逐渐丧失意识等。这个时候,人参的大补元气和回阳救逆的功效就可以让这个人“活”过来的可能性增高到最大。
2、买参最重要的是要看年头,看种类,年头太少,力量就小,环境一般,人参的功效也大。一般也要买五年以上的人参才好,但是现在很多奸商都在拿年头短的参来冒充高年参,这个之前发过视频90%可以辨别园参的参龄,如有兴趣可回翻或私信索要视频。
什么人适合吃人参:很乏力,各种身体功能都较衰弱,没有各种欲望如性欲、食欲、记忆欲等就可以,虚弱怕冷怕寒的一切体质都适合,用量以2-5g为宜。
解除你的顾虑!
1、“人过四十天过午”那是老话儿了,现在这种社会压力和节奏下,这句话应该改成“人过三十天过午”了,身边三十多岁搜朋友们有几个不嚷嚷着“累”的。特别是90后哪个不桌上都是保健茶饮?
所以不要想着等自己三十、四十多岁时再去进补,那时,恐怕就应了一句广告“四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脏”了,晚矣。周瑜怎么死的,如果相信他是气死的,还不如相信他是累死的,该进补时就进补吧,耽误的都是自己的生命!
2、相信很多不愿意吃人参的人恐怕都是恐惧吃人参上火吧,其实没必要那样担心,我们就像是篮球,气不足当然可以打气,若是气本身就多,那么吃补药不就相当于是往里打气么,肯定气会充盈到爆炸为止。服参法:只要感觉到经常神疲乏力、健忘、抵抗力差,就可以适当服用人参,把切成薄片的人参放入杯中代替茶叶冲泡即可,服参开始时,宜少不宜多,只要身体没出现所谓的上火症状,就可以每天递增人参的片数,等到以后感觉到疲劳感不明显后就可以减少服用量或是停服。
3.这一点是补充,说了手脚怕冷虚弱人群都适应食用人参,这种人参多数为阳虚,那阴虚呢,参娃狗蛋告诉大家,如果是阴虚朋友,可以使用人参的同时,放五味籽与麦冬,当然也不是绝对,是根据个人身体状态来进行放麦冬还是麦冬与五味籽同用,因此什么阳虚,阳虚都适合吃人参,只是用什么方式用什么方法,选择什么人参罢了。
关于西洋参好,还是咱中国人参好,希望朋友们去了解一下人参还是西洋参溯源,了解一下历史,关于功效,西洋参有的咱中国人参都有,咱中国人参有的,西洋参没有,关于为什么,慢慢了解即可,也有不少中医学者不推荐咱国人食用西洋参,也可以找找相关资料来共同研究探讨!
我是参娃狗蛋,专注人参“知、食、医、养”知识挖掘与人参文化传播分享,希望大家认好参食好参养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