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多彩贵州相约2020威宁海拉镇发展
TUhjnbcbe - 2025/4/21 21:33:00
最顶尖白癜风专家之一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5月20日,记者驱车来到平均海拔超过米的威宁治县海拉镇海昌社区,道路两旁,红色土壤里冒出了绿色的苗。社区主任邹元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党参终于抽芽咯,只要出土就不怕旱,再下一场雨,心里就踏实了。”

早期种植的党参已陆续抽芽

“卜多小河牛栏江,海拉汉子泪汪汪;男到十六打工去,女嫁外地不还乡”。这仅是十几年前,当地百姓口中还在念叨的民谣。
  海拉镇境内“山高谷深”——既有海拔.6米的贵州第二高峰平箐梁子,又有最低海拔米的牛栏江的河谷地带。地势落差大,交通闭塞,土地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等艰难条件,使海拉成为威宁人眼中的极贫地带。
  守着大山,如何找准特色优势产业治穷治贫?
  从上世纪70年代起,部分村民就以种植党参谋生。年以来,随着当地中药材市场逐渐走俏,传统农作物价格走低,社区开始大面积种植党参。

海拉镇海昌社区大片种植的党参

“一亩党参平均纯收入元左右,我家种植了7亩,一年下来有4万多元。”海昌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邹树保算起了“幸福账”。据悉,海昌社区户农户中已有户种植了党参,年共种植党参亩,实现收入超过万元。
  “黔中党参,威宁最佳。威宁党参,海拉最佳。”邹元六满脸自豪地说,气候、光照、土质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让这片砂石红壤孕育了被誉为“高原党参之王”的威宁黄党参。

海拉镇当地村民正在栽种党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海拉镇党委政府紧紧把握资源优势,把发展党参种植业作为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内扩基地外拓市场。年开始,随着通组公路、环山公路等“毛细血管”的打通,海拉党参产业迎来发展高峰。每到收获季节,云南、四川、甘肃、广州等地的客商纷纷涌入海拉收购党参。
  海拉,从一个交通闭塞、环境恶劣的代名词转变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党参交易市场,转型之路堪称“逆袭”,靠的就是发展特色产业。
  海拉党参到底独特在哪?根条长、毛根少、皮紧密、体坚实、有香气、甜味浓,浸出物含量高出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十,深受市场欢迎。不少外省收购商连党参和土壤一并买走,就为了培植出同等品质的党参,但效果并不好。

海拉本土党参根条长、毛根少、皮紧密

“这个党参,一吃进去觉得略微苦涩,慢慢回甜,就像我们的日子一样,苦过开始尝到甜头。”在管仕特色中药种植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该公司董事长管仕七随手拿起一颗干党参咀嚼起来。
  年,凭借“海拉黄党”商标品牌发展,该公司在中国(亳州)中药材博览会上签订了吨的党参销售合同,成交金额约万元。随着品牌知名度逐渐提升,海拉党参加快了走出大山的步伐,还通过电商等平台销往全国市场及东南亚等国家。

年纪稍大的村民在当地合作社进行粗加工生产

据了解,去年,全镇种植党参近1.5万亩,产值约1.2亿元,带动户贫困群众实现户均增收元。今年,全镇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亩,预计将带动户均增1.2万元。
  放眼望去,整个乡镇笼罩在一层淡红色之中。红色,是海拉的底色,也是底气。“卜多小河牛栏江,海拉汉子好风光;党参种出致富路,有女不嫁外地郎”。如今,当地百姓又唱起了新的民谣。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周阳刘蓝婴王维维

编辑王迟

编审胡莹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彩贵州相约2020威宁海拉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