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掺假现象
正品掺入劣质品,以次充好。中药材掺假现象频频出现,曾经的“覆盆子“事件,市场价格出现了从10元/kg到元/kg,价格相差20倍,相差这么大的价格肯定是有原因的,不是掺假,就是掺入了低廉的残次品。掺假的最大原因莫过于利益驱动,商家为了利益最大化,将残次品掺入正品中以次充好来买个好价钱,实在不好才低价卖出,于是市场价格就严重混乱。
同科属中药材饮片掺假。如同科属的藏柴胡、瞿麦根、老孟根等掺北柴胡,虎掌掺半夏,独活掺当归等。根据药典规定的液相检测方法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鉴定不出来同科属的高仿品。
从上面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来,当归中掺入欧当归比例达到50%以上才能检验出不合格。
同样的党参中掺入了银柴胡检测其侵出物,一直是合格的。党参中掺入防风,也是一样的结果。
如何降低饮片掺假
笔者认为,降低饮片掺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产地加工规范化,产地品种可以指定产地企业加工生产,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问题追责直接到指定生产地产品种的企业;从药材源头抓起,比如规模化种植管理,药材采购质量严格检测,质量差者直接不予采购,这样只有质量合格的中药材才能流入企业;管理部门建立合理的价格管控体系,防止产地品种价格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