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省委书记孙志刚在我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指出,要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他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以更大力度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为持续稳定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孙志刚同志的讲话为我省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了信心,指明了路径。全省上下必须把握贵州农村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的大好形势,保持坚定不移的战略定力,下更大力气抓好这一重要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贵州绿茶,秀甲天下。目前,全省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二,有绿茶注册茶叶加工企业近家。(贵州图片库供图)
贵州老干妈牌风味豆豉油制辣椒远销世界各地,被称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图为老干妈辣椒生产线。(贵州图片库供图)
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取得突破性进展
孙志刚同志指出,年以来全省上下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成效十分显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逐步实现革命性的转变。近两年来,贵州农村产业革命以思想观念革命为引领,以发展方式革命为核心,以工作作风革命为推动,加快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贵州大地由此迅速掀起了一场农村产业升级和产业振兴的革命热潮,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贵州实际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
毕节市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年产值2.52亿元,预计今年旅游人数可达30万人次,解决就业人,人均收入元。(旷光彪芦晓娟陈慧邓刚摄)
贵州农村产业革命正在推动落后生产方式占很大比重的农村产业发展方式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融入社会大生产,取得振兴农村经济的阶段性显著成效。特色优势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年集中力量推进的12个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产量、产值整体增长较快,促进全省种植业增加值增长创近年来最高增速;茶叶、辣椒等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猕猴桃、刺梨、火龙果名列全国前茅;两年来建成基础设施完善的省级农业园区个,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达到3个。“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创新加快推进,多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多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万多个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成立乡村农业专业合作社近4万个,创办村社合一合作社1万多个。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越来越受到省外消费者的亲睐,知名品牌数量较快增加,“贵州绿茶”成为全国唯一省级茶叶区域农产品地理标志,“虾子辣椒”“兴仁薏仁米”等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毕节等地的绿色农产品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供应体系。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幅不断拓宽,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旅文深度融合发展,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江口县云舍村、盘州市岩博村、大方县木寨村等12个村庄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个村寨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齐头并进,全省亩以上坝区亩产增加值就增长30左右,农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大幅提高;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入园企业达数千家,吸纳农民就业数百万人;这场产业革命对全省“三农”产生强大带动力,实惠看得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两年分别增长了10和10.5,实现了脱贫人口数量和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全国领先。
六盘水刺梨种植。肖本归摄(贵景网)
推进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必须坚定不移
孙志刚同志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长久之策,是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对目前贵州而言,抓农村产业革命就是在根本上抓农村产业发展,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持之以恒,进一步深刻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在全省“三农”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根本性、全局性意义。
毕节市大方县兴隆乡果木村蔬菜基地
食用菌产业
深刻把握贵州农村产业革命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战略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三农”工作,情系贵州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年在*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年在视察贵州工作时指示我们,要着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贵州省深刻领会、深入贯彻这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年初作出了“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重大决策,并迅速实施、持续推进,工作有力有效。这场农村产业革命,抓住了发展方式革命这一核心,正有力推动贵州农村经济从自给自足、低效种植向现代市场经济和特色高效转变;抓住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创新这一关键,正有力推动农村经济从粗放量小、“提篮小卖”“户自为战”向集约规模、现代商贸物流和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探索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崭新途径。这场农村产业革命,已成为贵州践行*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的重大战略行动和生动实践。
铜仁“民心*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改革示范点村民在正大长征村产业园采收油茶鲜果。(贵州图片库供图)
深刻把握农村产业革命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长久之策。从当前看,只有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持续抓好产业扶贫,才能实现我省剩余贫困人口如期高质量脱贫;从长远看,只有持续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才能让脱贫群众持续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之路。在两年来的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实践中,贵州立好了农村产业革命“方向标”,明确了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六个转变”,正推动着农村经济从单一种植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重要转变,引领着农村产业革命朝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行;绘好了农村产业革命“施工图”,精心描绘了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建“八要素”,科学选择发挥贵州自然环境特质及市场潜力的12个特色优势产业,明确12个省级领导领衔,采取一个产业一个领导小组、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专家团队、一套推进方案的措施,同心聚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舞好了农村产业革命“指挥棒”,全省各级各部门在农村产业革命中,积极推行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综合运用各级领导督促指导、各级*校举办专题培训班、各级纪检监察巡视巡查、各部门专项调度等工作措施。这一系列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重大决策和举措,已为近年来实践证明是对我省农民脱贫致富管根本、利久远的,是治本之策、长久之计。
开阳县米坪乡有亩桃树,其中余亩挂果,今年预计产量1余吨,产值余万元,全乡人都在种植,预计年全部投产后产量达2.6万吨,产值近2亿元,人均收入达1.5万元。(芦晓娟摄)
深刻把握农村产业革命是发挥贵州山地特色生态优势,把特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务实抉择。我省“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丘陵占比高,同时特色农业资源丰富,是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的理想之地。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有新期待、新要求,在农产品领域的消费需求已经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要求“吃得健康”“吃得放心”,这为贵州发展优质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坚定不移推进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必将推动全省农业生产力的跃升,推动农村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大幅提升,必定成为贵州“三农”发展的创新之举和务实之举。
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食用菌基地香菇喜获丰收(徐丰山摄)
以更大力度推进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重点突破
应当看到,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实践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全省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与实现“六个转变”相比,还要很长的路要走。当前,全省上下正值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之际,又面临春耕生产时节,为此孙志刚同志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作出了重点部署,我们必须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以更大力度推进农村产业革命重点突破,以农村产业革命的成效支撑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推进。
发展铁皮石斛产业助农增收(李庆红摄)
要不误农时抓调整,加大力度实现结构优化。孙志刚同志指出,要抓住春种时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人勤春来早”。遵照省委部署,要及时深入组织发动,引领群众大幅度调减低效作物,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及时整地、适期播种,做到能退尽退、应调尽调,抓紧将高效作物落实到地块;要抓好农资需求及储备销售调度,掌握总体情况和动态进展,确保肥料、种子、农药等重要农资供应充足、销售顺畅、市场稳定,满足结构调整需要;要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大力提高单产,因地制宜实施“稻+”多种模式,提升综合产出效益。在结构调整优化中,应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水平,加快构建企产学研用一体化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促进大数据与农业经济的深度融合,提高农村产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
凭借良好的区域和资源优势,乌当区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为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当地农民创收致富,乌当区建立了亩珍稀名贵中药铁皮石斛基地。其亩产值可达20万元以上。(韦登亮 摄)
要突出重点抓产业,加快提高规模化。我省已经对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及时作了调整优化,要继续落实好省领导领衔推进制度,确保重点产业在年取得更大突破。各市县应结合实际选准重点产业,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尤其是县一级要聚焦1—2个产业,迅速扩大规模,实现裂变式发展;从山地特色的实际出发,各地应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把坝子、山坳、坡地、山地等串联起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规模化基地,走出一条适合贵州山地特色的规模化发展新路;相邻市、县、乡镇应加强横向沟通,围绕相近或相同的产品品种形成跨区域的布局,实现“抱团发展”,共同打造形成有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在规模化提高中,应注重农业特色产业的产品精深加工,突破农村产业发展的精深加工瓶颈,带动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着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工业基地。
威宁自治县海拉镇海昌村农户在晾晒中药材*参。近年来海拉镇着力打造“*参之乡”,年种植“威宁*参”1.5万亩,实现产值近1.2亿元,*参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何欢 摄(贵景网发)
要因势利导抓联结,切实提升组织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已成为我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十分有效的组织形式,应当全面推广。应在继续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支持的同时,整合多方面资源,通过引进、转型、组建等方式,多措并举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村社合一”经验,鼓励有实力的合作社跨村发展、联村发展;把*支部建在合作社上、建在产业链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一起干,促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形成紧密相联的产业发展共同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让贫困户真正得到好处;进一步完善产销对接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拓市场。在提升生产经营组织化过程中,应注重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信用社、供销社和科研院所的融合发展,支持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强化群众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探索闯出传统产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生态化的发展新路径。特别是防控疫情当前,应通过合作社将受疫情影响留乡农民工及时组织起来,投身农村产业革命,让他们在家也能干出一番新天地。
贵州昌昊中药发展有限公司工人在培养室检查中药苗。作为丹寨县绿海蓝星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重点企业,目前在该县发展合作社23个,带动人次种植中草药,实现人均增收元。(芦晓娟摄)
要发要发挥好生态优势,大力推进农业发展绿色化。孙志刚同志强调,要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绿色发展。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把深入推进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的农村产业革命,作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挥贵州生态优势的重要途径。必须持续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应用,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和管理,更好树立贵州农产品绿色、优质形象。要持续加强农药、肥料的源头监管,筑牢市场关口,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和控制性设施。在推进农业绿色化发展中,尤其要把握好新时代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特征,毫不动摇地把农村产业绿色发展作为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现实需要的重大支撑,作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这个最根本目标的重大举措。
(本文为贵州绿色发展战略高端智库系列成果,执笔人:李裴为贵州绿色发展战略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张再杰为贵州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作者李裴张再杰
编辑刘钰
编审胡燕妮冯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