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r [复制链接]

1#

导读:今天学习“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多种用法及对应方剂。

文章推荐星级:

医生医学生:★★★★★

中医爱好者:★★★★★

非医伙伴们:★☆☆☆☆(专业文章,欢迎挑战)

风,包括内风和外风,指的是营卫衰弱,血络空虚,风邪入侵人体,以及阴虚阳亢,风阳内动,精衰血少,虚风内动的风证。

治血,包括补血养血、活血祛瘀、调和营卫等治法。

“治风先治血”,是治风证的方法之一。

1

《伤寒论》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又说:“太阳病,发热汗出者,宜桂枝汤。”

这里指出营阴不足,卫阳不固,风邪侵入,用桂枝汤治疗。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特别是和营的方剂,有“治风先治血”的意义。

2

《金匮要略》云:“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脉络空虚,贼风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

又有“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风邪中经,则身痒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之说。

指出了血虚、营卫虚是中风证的内在因素。

该条文虽然论而无方,但附方中的防己地黄汤(防己、桂枝、防风、甘草、生地、酒),就具有养血祛风的作用,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法开了法门。

3

精血津液亏损,阳气失去涵蓄,就会产生阴虚阳亢的病理变化。

阳亢表现为虚热偏盛,热盛则风动。阴虚内热,风阳内动,血虚生风等证就会随各自的不同体质而出现。

在治疗方面,《薛己医案》说:“中风若因肾虚阴火而肝燥者,宜六味地黄丸(山茱萸、山药、熟地、茯苓、丹皮、泽泻)生肾水而滋肝血;

若因怒动肝火而血燥者,用四物汤(川芎、归身、熟地、白芍)加柴胡、栀子、丹皮、茯苓以清肝火、生肝血;

若因脾经郁结而耗血者,用归脾、四物二汤以补脾气、生肝血”。

4

风证的病因虽各有不同,但血燥、耗血、肝燥等病理都与血有关,因而都可采取“治血”的方法治疗。

《卫生宝鉴》说:“风者,动而多变,热则动,宜以静胜,是养血也;宜和,是行营卫,壮筋骨也”。指出了治疗某些风证采用养血、和血的意义。

精血津液亏损到一定程度,就会阴损及阳,肾元不固,虚风内动,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导致神昏、痉厥、缓慢抽搐等风痰症状。

较常见的如小儿慢惊风证,是由于久泻、久痢引起的脾肾两虚,气血大败,脾虚生风,虚风内动的证候。

治宜温固脾肾元气,佐以养血益阴,投加味理中地黄汤(熟地、当归、山茱萸、杞子、白术、炮姜、*参、炙草、枣仁、肉桂、破故纸、炙黄芪)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气虚可以导致血行不畅而形成部分血脉瘀塞不通,部分血脉空虚,左(右)实右(左)虚,下虚上实,一遇某种诱因(如饮酒、恼怒等),气血乖违而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的中风证候。

《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黄芪、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补气通瘀为主,用以治疗气虚血瘀的中风证,疗效颇好。

血虚气弱,风邪客于血脉皮毛,血为风动,则身痒而为瘾疹,此为外风,治疗多以养血袪风为主,常用四物汤加味(归身、生地、川芎、赤芍、蝉蜕、荆芥、甘草、银花、丹皮、红枣等)治疗。

又有血虚生热生风,当以养血和营为主,佐以风药,常用补心丹加减(生地、*参、茯苓、菖蒲、玄参、柏子仁、桔梗、天冬、丹参、枣仁、甘草、麦冬、归身、蝉蜕、荆芥等)治疗。

5

对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一治法,有些人还认为“治血”是指祛瘀而言。

其实,在临床运用上,双补气血、养血、调和营卫,都属于治血的范畴,这句话对于治疗风证,应用范围颇广。

在临证时,前人曾提过一些应用指征。

例如《丹溪心法》提出:“理血者,无表里之急,血弱,举发不时者”,就是说中风证必须是营血虚弱,没有表里急证,不时发作的,才是治血的适应症。

《医门法律》对中风未入脏腑证,以通营卫为治,补血活血,颇得“治血”处方用药的要旨。

关于使用祛风药物,多是在照顾营卫气血等因素基础上穿插使用,很少有一边倒以祛风为主的。

同时,在药物上,如钩藤、蝉蜕、天麻、僵蚕、全蝎、防风、白蒺藜等都具有抗痉厥、镇静的作用,这不同于治疗外感风寒的祛风,这是值得注意的。

注:本文选摘自《林沛湘——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林寿宁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年10月。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