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草药黄芪的传说和功效 [复制链接]

1#

--------------------------------------------------------------------------------------------------------------------------------------------------------------------------------------------------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名叫戴糁。他善于针灸治疗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来,由于救坠崖儿童而身亡。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生长的一种具有味甜,且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

后来唐肃宗刚继位不久,太后突然昏迷过去,牙关紧闭。文武百官一筹莫展。肃宗十分焦急,忽然想起黄芪有益气之功,便对御医说:“太后既然口禁不能服药,宜把黄芪煮汤,用汤气治疗,药入皮肤,可望治好。”御医赶忙煮黄芪汤数斛,置于太后榻下。顿时满室药味弥漫,不多时,太后苏醒,病慢慢好了。

黄芪

《名称》绵芪、绵黄芪

《生境分布》膜荚黄芪(卜奎芪、口芪)多年生草本,高0.5-1.5米。根直而长,圆柱形,稍带木质,长20~50厘米,根头部径1.5~3厘米,表面淡棕黄色至深棕色。茎直立,具分枝被长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基部有披针形托叶,叶轴被毛;小叶13~31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0.8~3厘米先端稍犯,有短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有白色长柔毛,无小叶柄。夏季叶腋抽出总状花序,较叶稍长,有花10~25朵,小花梗短,被黑色硬毛,苞片窄长;花萼5浅裂,筒状;蝶形花冠淡黄色,长约1.6厘米,旗瓣三角状倒卵形,翼瓣和龙骨瓣均有柄状长爪。荚果膜质,膨胀,卵状长圆形,长2厘米余先端有喙,被黑色短柔毛。种子5-6粒,肾形,棕褐色。生于山野。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和西藏等省区。

《性味》甘,微温。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托疮生肌。用于治疗: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用量3~5钱,大量可用至1~2两。

《民方1》体虚自汗。

药方组成:玉屏风散黄芪5钱,白术3钱,防风2钱。用法:水煎服。

《民方2》失血体虚。

药方组成:黄芪1两,当归2钱。用法:水煎服

《民方3》脾胃虚弱以及气虚下陷引起的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药方组成:(补中益气汤黄芪4钱,*参、白术当归各3钱,炙甘草、陈皮、升麻、柴胡各1.5钱。用法:水服

《民方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药方组成:黄芪1两,当归、龙眼肉、五味子各5钱,红枣10枚,黑豆1两。用法:水煎服。

《民方5》脑血栓。

药方组成:黄芪0.5-1两,川芎2钱,当归、赤芍、地龙、桃仁、牛膝、丹参各3钱。用法:水煎服。

《民方6》白细胞减少症、贫血。

药方组成:生黄芪、鸡血藤各2两,当归1两,*参、熟地黄各5钱。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孕妇当归应减量。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