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根治懒政需强化问责 [复制链接]

1#

根治“懒政”需强化问责


针对“文件原地转圈”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国字头”文件须在会议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印发;有重大修改意见需要协调的,须在10个工作日内印发;可以公开的文件原则上要于印发当日在中国政府或有关政府站上公开。


博友指出,繁冗的行政流程让很多好政策难以落地,究其原因,既缘于权力滥用,也有监管缺失、问责不到位之故。博友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严格的监督及问责机制,规范权力运行。


好政策屡屡被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严斥“政策不出中南海”,引起民对于“行政流程拖沓繁琐”的热烈讨论。


“二套房贷款政策央行已经出文,去办事却被告知需要当地银监局的书面文件”“县里的干部只认县里统一印发的红头文件,国务院文件不好使”“拿着文件去签字,工作人员一直说处长出差中,让慢慢等”……很多博友吐槽了自己的遭遇。


博友“赵付芹”表示,中央文件下发,到了一些地方往往就被“卡”,各种地方文件“缠身”,繁冗流程“挡路”,让中央政策执行起来“雷声大,雨点小”。长此以往,将有损政府公信力,也不利于集中力量进行发展和改革。


“有权任性”待整治


博友“老K出品”认为,“处长”在权力运行中承上启下,他们的才干与品德会对行政效率造成直接影响。“政策不出中南海”的根本原因是“有权任性”,“服务意识不强,吃、拿、卡、要,并以此体现自己手中权力的重要性。上层拍板的事情,最终却由‘处长’们决定,位轻责重,很容易滋生腐败”。


缺乏申诉渠道也加剧了这一现象。“如果一个项目被一个处长否决,这可能是项目本身有问题,也可能是这个处长在滥用权力。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都应该让当事人有申诉救济的渠道。如果中间层级所否的事情不能被重新审视,那么就会形成一种事实上的绝对权力。”博友“滕朝阳”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转型时期,“处长现象”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庸政、懒政等。有博友表示,有些官员“混”字当头,善做表面文章,占着位子不干事,拿着工资不出力,应当被剔除出干部队伍。


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对于如何让中央文件尽快落地,博友建议,要放权和问责双管齐下,建立科学的责权体系和有力的监督机制。


博友“滕朝阳”表示,如果“处长”的上级做“甩手掌柜”,那么权力向处长发生转移是必然的。假如权责明晰、制度健全,则处长就不会有不受监督制约的自由裁量权。博友“杨建华”认为,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严格的监督机制,将政府内部的考核约束和公众的评价监督结合起来,对公共权力的行使进行全方位规范。


还有博友建议,要通过相应的立法对各级机关和部门权力作出明确规定,并要求将有关政务处理的过程、结果公开,并分层级明确界定官员职责。同时,辅以相应的问责机制,“不放权就摘帽子,不简流程就减职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