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黔南州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复制链接]

1#

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三个民族自治州之一,州内居住有汉、布依、苗、水、瑶、毛南、壮、侗、仡佬等43个民族,总人口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8%。黔南州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4项、省级非遗项目58项,州级非遗49项,县级以上非遗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在黔南州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民间传统工艺占据了半壁江山。年以来,先后有“水族马尾绣”、“枫香染制作技艺”、“牙舟陶器烧制技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布依族医药(益肝草秘方)”、“独山盐酸菜制作技艺”、“云雾贡茶手工制作技艺”等7项非遗项目被省文化厅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三都马尾绣、独山盐酸菜、平塘牙舟陶、惠水枫香染、都匀毛尖茶等被命名为贵州省特色文化产品。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工艺是黔南历史的积淀、民族的足迹,是黔南文化的“根”和“魂”,构成黔南宝贵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黔南发展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

黔南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水书习俗(民族传统民俗)

“水书”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水族先民创制的雏形文字,水族语言称其为“泐睢”。水书习俗是水书形成、发展和传承并以此构成与水族生活相关的习俗。水书被誉为水族的百科全书,是水族先民用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老符号。水族人民丧葬、祭祀、婚嫁、营建、出行、占卜、生产,均先由水书先生从水书中查找出依据,然后严格按照其制约行事,并由此形成水书习俗文化的重要前提。水书习俗也是水家人生存状态的反映。水族人崇尚鬼神,笃信鬼神,据不完全统计,水族信奉的鬼神就有七八百种之多。考察那些繁多的鬼神名号及水书条目名称,几乎涵盖了世间万物的姓名。水书习俗的传承方式形成了水书的两大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用水族雏形古文字编著的手抄本,一部分是通过水书先生口传心授,用以弥补因文字发展不完善而无法记录的大量要义、仪式、祝词等。水书是靠一代又一代的水书先生通过口传、手抄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它是水族古文字抄本和口传心授文化传承的结合。水书先生与水书的结合是传承水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前提。年出版的《水族简史》称有多个字,《中国水族文化研究》称有多个字。

(二)水族端节

水族端节,水语称为“借端”。“端”,意为“岁首”或“新年”;“借”,意为“吃”。因此,端节亦可直译为“吃年”,意为“过年”。又因水族的这个年节的日期以水历为准,水历把九月作岁首,岁首要过年,端节就定在九月初九,通称“水年”。水族端节从头至尾长达49天,是世界上延时最长的节日。分散居住的彝胞,为方便互相走访,也有按地域约定时日过端节的。端节(水年)是水族人民辞旧迎新、祭祀祖先、庆贺丰收和预祝新的一年幸福美满的传统节日。节日前夕,水族人民舂新米,酿新酒,缝新装,筹备各色食品、果品,以备祭祖待客之用。除夕夜,人们将铜鼓或大皮鼓悬于庭中,尽情敲击,以示辞旧迎新。初一凌晨,各家设素席,祭品有鱼(水族把鱼看作素菜)、新糯粑、新米饭、新米酒、豆腐、笋干、南瓜、花生、水果、糖、青菜等。其中尤以清蒸或清炖“鱼煲韭菜”和“炕(烤)鱼”为必不可少的祭品。水族端节体传统的庆典活动主要有家族祭祖、端坡赛马、文艺表演、体育和马尾绣技艺比赛、铜鼓和木鼓演奏、斗牛舞、铜鼓舞、芦笙舞、对歌等。年5月20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申报的水族端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水族马尾绣

水族马尾绣是中国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最古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水族马尾绣在三都自治县传承上千年,有刺绣“活化石”美誉,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水族刺绣技法的种类很多,有平绣、马尾绣、空心绣、挑绣、结线绣及螺形绣等。主要图腾:鱼、蝴蝶、蝙蝠、龙,凤花草鸟闪电也为必不可少的元素作为陪衬小元素出现于绣品当中,植物一般还出现葫芦、桃花等花。马尾绣的制作方法是,将两三根白线缠绕在马尾上(白色马尾最佳),然后用缠好的马尾盘在已描绘好的花纹轮廓上,接着在白线条的凹缝处绣、挑、补、梭各种彩色丝线,刺绣艺人凭自己的生活积累及艺术修养,在布面上挑绣各种图案。所绣的这些图案还只是一个空心的框架,还需要由螺形绣或结线绣来填充,最后再缝上金光闪闪的金线,一共要经过52道工序才算完成。马尾绣的奇特之处,就是绣品上缀有铜饰。铜饰形状做成古代钱币的样子,但很小,薄薄的直径只有黄豆大小,以红线穿贴于马尾绣片里,如星星点点的小花,除了做装饰外,水族同胞还认为铜有驱邪避凶的功能。当地姑娘出嫁,母亲必须备一条马尾绣小儿背带作为嫁妆送给女儿,预祝早日生儿育女。

(四)鼓龙鼓虎--长衫龙

鼓龙鼓虎-长衫龙苗语音为打容打阻-阿冗,是贵州苗岭山麓小花苗聚居区贵定县新埔乡谷撒村所独有的一种苗族芦笙舞蹈。它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早在公元年,隋文帝开国元年,建立“宾化县”(今贵定县)时,就参加了建县庆典活动,在《贵阳府志·贵定县志稿》中有所记载。《鼓龙鼓虎·长衫龙》舞蹈分单人舞蹈、双人舞蹈、四人舞蹈和群舞,四个舞蹈皆持续进行。单人舞蹈,步伐沉醉,犹似醉龙出山,展示了“鼓龙鼓虎·长衫龙”的基本舞步舞姿;双人舞蹈,以“双龙出洞”、“龙戏水气”龙抬头,“龙亮角”、“龙播柱”、“虎跳龙门”等遒劲刚柔姿态,展示龙神虎神受人尊敬,并与人和谐相处的情景;四人舞蹈:以“龙治水人”虎行风”、“行云播雨”等矫健刚柔舞姿为主,展示了苗俗民风,同时表现人们对龙与虎的“展示了苗俗民风,同时表现人们对龙与虎的“图腾崇拜”。对自然界寄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渴望之情,并体现了生产和生活之间的情趣。长衫龙这种苗族芦笙舞过去仅在丧葬和祭寨神仪式中表演,每逢重大节日集会、婚嫁、立房、跳月等传统民族活动都要表演此舞,成为开展娱乐竞赛、增进情谊的重要活动方式。鼓龙鼓虎-长衫龙历史悠久,舞蹈形式独特,具有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价值。

(五)瑶族猴鼓舞

“瑶族猴鼓舞”瑶语称“玖格朗”,流行于瑶山白裤瑶人中的一种舞蹈。“猴鼓舞”在丧葬祭祀的场合中表演,构成了它特定舞蹈形式。白裤瑶十分崇拜祖先,故而其葬礼也分外讲究,它大致要经洗尸入棺、砍牛致哀、跳《玖格朗》、喝酒抬棺、浅坑置棺、长席就餐和过三朝等几个程序,跳“猴鼓舞”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传说,早在宋朝,部分瑶族迁徙到桂西南一带居住,即后世所称的布努瑶支系。传说为了抗击入侵家园的金兵,瑶族英雄布努号召各寨瑶胞奋起抗击外族。一天,瑶胞们在森林里迷了路,幸好得到老猴王引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为了迷惑金兵,瑶族同胞隐蔽在丛林中,迂回打起皮鼓,而猴王也带着猴子猴孙们,在一旁帮着呐喊,声音犹如千军万马,让金兵不寒而栗。于是,瑶胞们趁机出击,以寡敌众大获全胜。在农历五月廿九这天,瑶家各路兄弟全部凯旋归寨。为了感激猴王的帮助,英雄布努带头敲起皮鼓边歌边跳,用歌舞赞颂猴子的恩德,遂形成猴鼓舞。“猴鼓舞”主要由单人舞、双人舞、群舞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开路、走路、送老人之意。它以木鼓手敲击木鼓发出的鼓点为节奏,舞姿以扣胸屈膝蹲颤、实踏、来回跳动击鼓,伴以模仿猴子的各种姿态神情为特点;其动作有“三击鼓面”、“莲花”、“反背”、“穿脚”等,舞蹈风格古朴粗犷、热烈激越,又不乏矫健敏捷跳跃奔狂的场面,充分体现瑶族人民奔放粗狂的原始民族性格。

(六)牙舟陶器烧制技艺

牙舟陶器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其历史可上溯到明代洪武年间。明王朝大量军队进入贵州作战,并在贵州实行军屯和民屯,将中原文化从江西带进牙舟,同时也开始了牙舟陶的生产。牙舟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境内,属该县的一个镇,牙舟陶器是贵州最早生产的一种土陶。牙舟陶造型古朴、敦厚,线条简洁明快,色调淡雅和谐,具有浓重的出土文物神韵。牙舟陶属自然龟裂的玻璃釉型工艺,主要分为餐具、用具和玩具3大类。牙舟陶在设计上选择蜡染、刺绣、桃花图案,以浮雕的手法体现,夸张而繁琐,很富于装饰性,凡鱼、兽、虫、鸟等玩具,均色彩自然,玲珑剔透。制作过程:1、泥料:牙舟镇陶土资源十分丰富,制陶原来都用“白胶泥”作原料,烧结温度较高(℃以上)烧成后陶质呈白色,这种陶泥直接从当地田中挖取;2、成型:传统成型方式、方法有捏塑、印坯和拉坯三种。3、制釉和上釉:牙舟陶的基础釉有玻璃釉和柴灰釉两种,当地出产一种叫“土子”的铁质富集物,加进柴灰中可制成土釉,土釉呈深褐色,是坛、罐、烟杆斗的主要釉彩。4、烧窑:牙舟陶工艺使用的是阶梯窑,当地称为龙窑和爬坡窑,这种窑由若干孔小窑连结而成,能充分利用能源,燃烧用的是木柴,泥坯放在泥板搭成架子上,泥板架共7层,每层可放10件,不用匣钵,根据釉和泥土质量,将耐火差一点先放进窑子,耐火强的后放(靠近火口),然后密封洞口。

(七)毛南族打猴鼓舞

《毛南族打猴鼓》是中国不足1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毛南族独特的民间舞蹈之一。发源于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甲坝村甲翁组,是毛南族人在丧事习俗中由巫师表演的民间舞蹈。猴鼓舞是贵州省毛南族一种用于丧葬活动、由巫师表演的传统舞蹈,流传在平塘县部分乡村。反映巫术礼仪、丧葬驱魔、避邪求吉、敬奉精灵的内容,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猴鼓舞”就其字面意思和故事流传而言,即是在鼓乐的伴奏下,舞者模仿猴子的神态及动作进行表演,对逝者表达哀思。舞蹈主要有四个特点:(1)表演情绪上具有狂、野、粗、灵的特点。(2)表演动作上具有大、小、快、慢的特点。(3)用铜鼓、皮鼓打击乐来控制节奏,以鼓点的强弱、轻重、快慢来展现舞蹈动作和变化。(4)双腿蹲跳是贯穿动作始终的动作。猴鼓舞分为男子独舞和双人舞两种,内容分为猴王出世、猴子敲椿、猴火引路三段,表现了毛南族起源、团结勇敢。不忘祖先遗愿等。现在,猴鼓舞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自娱性舞蹈。

(八)枫香染制作技艺

黔南的惠水、长顺、平塘、贵定、龙里以及黔东南的麻江等县的布依族、苗族、瑶族都有制作枫香染的习惯,广泛应用于日用床单、被面、帐檐、枕巾、挎包、头帕、背扇等。其中,惠水县雅水镇小岩脚和麻江县的枫香染手工技艺保存得较为完好。宋神宗十三年公元(年)赐予“天染枫香”,意思是枫香染是上天才能染出来的色彩。年,贵州省惠水县、麻江县申报枫香染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枫香染采用老枫香树脂加入适量牛油,用文火煎熬后过滤而成的枫香油作封蜡,用毛笔蘸溶解的枫香混合油在自织的白布上描绘图案,再用蓝靛浸染,染色完毕后用沸水脱去油脂,再用清水漂洗、晾干、碾平。由于印染品的颜色和花纹古朴、雅致,被誉为画在布上的青花瓷。由于枫香染用毛笔和枫香脂、牛油相结合使用,因没有蜡的裂纹,做出来的图案精致、清晰、漂亮。天染枫香的图案,被奉为神技、神物,此后,在布依族聚居地方,枫香树被敬为神树,保寨树,神圣不可侵犯,经常披红挂绿,香火缭绕,笼罩着神秘色彩。

(九)布依民歌(好花红)调

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调发源于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乡一带布依山寨。其旋律单纯,只四句两个乐段,是一首羽调式民歌。据有关资料记载,民歌“好花红”早在清朝年间就已经在惠水、龙里、贵定等地的布依族民众中广为传唱,迄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在发展进程中既继承了本民族原有的歌调,也吸纳了汉族山歌七字四句的样式,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性的惠水山歌调(亦称好花红调),与大调、小调、大歌、小歌一道成为布依族曲调的代表。而新《好花红》是年从贵州走出的组合“美妙印迹”演唱的,音乐人源泽用好花红作为这首歌的引子,全新创作了《好花红》,流行的音乐元素,流水般的旋律,把这首老歌又从新带到人们面前,美妙印迹组合的精彩演绎让更多人知道了《好花红》。为了维护、宣传《好花红》这一民族品牌,年12月,贵州省布依族学会成立之时,“好花红”这首歌被作为大会会歌,同时刺梨花又作为图案会徽。年2月28日惠水县挂牌“好花红乡”。年3月,“好花红”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民间音乐类)。“好花红”不仅是一首悠扬动听的民族歌曲,而且更是一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

布依族民歌《好花红》

崔文玉编配龚琳娜演唱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茨梨蓬,好花生在茨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

隔河望见艳山红,七十二朵做一蓬,想着哪朵摘哪朵,都是那个艳山红。

好久不到花坡来,朵朵鲜花遍坡开,金花凋了还会有,情意去了不再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好花红》歌词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茨梨蓬,好花生在茨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

好花鲜来好花鲜,好花生在刺藜尖,好花生在茨梨树,哪朵向阳哪朵鲜。

(十)独山花灯

独山花灯是贵州南路花灯的代表,它历史悠久,据打羊乡墨寨八十多岁的布依族花灯老艺人介绍说,他祖父那辈就唱花灯来的,按此推算花灯在独山流传至少有二百年以上的历史。独山花灯是一种传统民俗舞蹈,长期流行于民间,直到新中国诞生后才得到健康地成长和迅速地发展。如今它以载歌载舞、多姿多彩的表演形式;明快活泼、优美动听的唱腔旋律;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不仅赢得了独山县、而且也赢得了黔南州各族人民的喜爱。。独山花灯最早是“地灯”,其源于正月闹元宵玩灯的习俗。“地灯”,顾名思义是一种不择场所徒步于地上表演的艺术形式。多以扇帕为主要道具载歌载舞,通常与闹元宵的耍龙、舞狮、划早船、车车灯等一起,通称闹花灯,后“地灯”的表演形式被“还愿”的习俗所借用,形成“愿灯”,其内容是娱神、酬神了愿,驱魔去邪、消灾化结等,代有封建迷信色彩。“愿灯”逐渐形成一整套的程序,其中要扎灯、塔台唱灯。就出现了“台灯”。独山花灯遗产丰富,有余首曲调,40多个舞蹈身段动作,上百个传统剧目。年3月16日,独山花灯登上了世界音乐艺术的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干哥干妹踏青来》、《牵牛郎郎要接亲》、《踩新台》等原生态的天籁之音折服了音乐之都。

(十一)布依族傩戏

荔波布依族傩戏,一种贵州文化风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源于古老的傩祭,是一种准宗教行为,“傩戏”孕育于宗教文化的土壤之中,直接脱胎于傩祭仪式,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布依族傩戏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傩祭”、“傩舞”,即先民们戴着神和猛兽的面具舞蹈,旨在驱邪酬神、消灾祈神于这种祭祀歌舞仪式的综合艺术。荔波傩戏主要有汉傩和布依傩两种,其中以布依傩最为盛行且独具特色。贵州布依傩戏源于明代“调北征南”时期,大批军队和移民进入贵州带来了中原和江南等地流传的傩戏,尔后,傩戏与贵州地域文化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布依傩戏。荔波布依傩戏的形式主要分为正戏和副戏两种,正戏以反映自然和神灵为特征;副戏则以反映历史人物和典故为特征。荔波尧古“傩戏”最早用于布依“做桥”“烧香”“还愿”等“傩坛祭祀”,流传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后“傩戏”取材于中国古代征战故事,揉进神话传奇,杂以乡间吉语,集话剧、歌剧、舞剧为一体。剧中人物有“将军、先锋、文官、武官、副将、妇孺”等形象。傩面具均用木质雕刻成型,造型奇特、色彩神秘、栩栩如生,服装更是瑰丽多彩,其舞姿粗犷,娱人娱神,独具特色。傩文化是远古文化遗存,不仅是文化人类学的中国文本,也是民族、民俗、历史、戏剧等诸多领域研究的范本。

(十二)布依族医药(益肝草秘方)

“布依族防治肝病益肝草秘方”的产地源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贵定属亚热带季风湿热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气候复杂多变。全县天然中药材资源丰富,有天麻、杜仲、野*参、何首乌、胆草、桔梗等,“益肝草”就是由当地的多味药材加工炮制而成。益肝草凉茶对肝火旺、酒伤肝有特殊的保健护理作用。益肝草秘方技艺概述:采药前,要在野外举行祭祀仪式,由布依族寨老召集主持,以祈求除病消灾为目的,摆设净茶净酒,在锣鼓鱼木等。交响节奏声中,边唱诵边烧纸,以雄鸡血献祭土地,药师面向东方,净手合掌,祭拜祖师。祭祀仪式结束,即刻采药,务必在上午10时前完成。接着将采摘的地耳草、酸汤杆、黄栀子、客蚂叶、蒲公英等鲜药洗净、晒干,用碓、擂钵研磨备用。最后,用瓦罐熬制,加入特配秘方,20分钟后即可完成。所有器具皆为木、石材质,不沾铁器,以保证药物的疗效,采取修制和水火共制方法配制而成。“益肝草”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对于解决高速增长的医药卫生费用与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矛盾可发挥一定作用。“布依族防治肝病益肝草秘方”,经贵州特色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发扬光大,现不仅生产出治疗肝病的民族成药“益肝解毒茶”,而且还开发出具有保肝护肝作用的“益肝草”植物饮料,实现了“传统秘方”向现代工艺生产的转变。

(十三)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

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年获“贵州省名优绿茶奖”;都匀市获得“中国毛尖茶都”称号;入选“中国世博十大名茶”。茶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都匀市的团山、哨脚、大槽一带,这里山谷起伏,年平均气温为16℃,年平均降水量在1多毫米。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是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属于贵州名优绿茶。都匀毛尖茶制作工艺较复杂,主要分采摘、制作加工。1、采摘:都匀毛尖茶清明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长度不超过2.0厘米。采回的芽叶摊放1--2小时,表面水蒸发干净即可炒制。2、制作加工:工艺分主要有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都匀毛尖茶选用当地的苔茶良种,具有发芽早、芽叶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的特性,内含成份丰富。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都匀毛尖茶味道好,还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脂减肥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十四)水族剪纸

水族剪纸主要流传于都匀市一带。都匀市归兰水族乡奉合片区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剪纸艺术之乡”,位于都匀市东南部,水族人口占39.2%。水族群众多数聚居在各个水族寨子。在长期、相对封闭的社会形态中,水族人民始终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服饰、民居和生活习俗。年11月,水族剪纸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都匀水族妇女剪纸是随着服装的装饰需要而产生的,主要用作刺绣花的底样,常见的有围腰花、衣袖花、衣肩花、背扇花、小孩帽花、鞋花等。它们生活气息浓厚,风格朴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剪纸内容主要是自然界中的花、鸟、雀、虫以及各种装饰性图案。主要用于水族盛装、便装的领边、衣边、脚边,花、鸟、雀、虫图案主要用于水族的围腰牌和脚上穿的船形鞋。水族剪纸大多在农闲在或劳作之余,水族妇女相邀几人或一、二十人共同剪纸,相互交流的方式进行,大部分水族妇女可不需事先绘画,用剪刀便能直接剪出各式花样和几何图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