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方ldquo完带汤rdqu [复制链接]

1#
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282.html

1.姜黄:根部作为调料,味道辛辣,有轻微橙味,有特殊香味,可以增加菜肴金黄色。

2.白扣(白豆蔻、白蔻仁):作为调味料,可去异味,增香辛。卤菜中必备的。一般家里烧鸡烧鸭也必须要,香味十足!

3.白芷:气味苦香,味道辛凉微苦,作调味料,可去异味,增香辛。

4.黄芪:表虚自汗,阴虚盗汗,急性肾炎水肿,气虚衰弱,味道甘甜,去腥!

5.草豆蔻(草寇、草蔻仁、老蔻、老扣):香料植物,增加香味,去腥去膻。

6.草果(草果仁):味苦,调味香料;增加辛香。

7.沉香:调味香料;增加辛香。

8.陈皮:消火,祛湿,开胃,去腥。

9.大红袍花椒:增加香味和麻辣口感。

10.丹皮:有浓烈的而特殊香味,味微甜,较为辛辣。

11.当归:很足的药香味,吃起来先有甜味,然后就是麻,可以当做花椒用。药用卤料中也是必备。

12.*参:味苦,去腥。增加口感。

13.丁香:在川味凉卤菜中起着增香、去腥、增味等的作用。香味浓,有麻舌感。家用的量必须控制在2克以内。不然会浪费一锅卤水的。

14.甘草:去腥,味甜在卤水中起回甜作用。

15.广木香:味道辛广木香、苦,增加香味。

16.桂丁:强烈芳香,味辛甘。

17.桂皮:性大热,味辛甘,有小毒,增加香味。

18.白胡椒:温中散寒,下气,增加卤菜的辣味。

19.红豆蔻:味辛,去腥。

20.黄栀子:有轻微甘草样的味道,回口微苦,只能增色,增香去异作用微小。

21.积壳:味辛甘,酸,去腥,增香。

22.决明子:味苦、甘、咸,使完全卤菜入味。

23.罗汉果:味甜,味食香料,去腥,增加菜的色相。

24.五加皮:味辛;去腥。

25.柠檬干:去腥,提味,增加菜香。

26.排草:增香,卤料中一定要有的。

27.千里香:味微辛,苦而麻辣。

28.青花椒:增加菜的麻味和香味。

29.肉蔻(玉果、肉豆蔻、肉豆蔻、香果仁):香气浓烈,卤料中必备的。

30.山黄皮:提香,增甜。

31.山奈(三奈、三奈子、砂姜、沙姜):味辛甘,开胃消食。

32.四川中江白芍:味苦、酸,去腥。

33.香菜籽:增加菜香,去腥去膻。

34.香果:香辛料,整粒品作为汤类、烹饪、腌制等用,粉状品常用于水果蛋糕、香肠等。

35.香茅草:味道香,微甘,味食香料,通常是研成粉用之。主要用于烧烤类菜肴。也用于调制复合酱料。

36.香砂:气味辛凉,增加香味。

37.香叶:香料,比较浓的香味,一般用桂叶。

38.八角:味道甘甜,内含有挥发油,有强烈而特殊的香气,是卤料的必需品。

39.小茴香:香料,增香,去腥,一般都会使用。

40.紫苏:味道辛、香,炒田螺用的最多,味道非常香,也可以用于牛羊肉。

41.甘松:卤盐水鹅必须要有。是一种提味香料之一,香味浓厚,有麻味,特别是针对牛羊肉除异解骚的必用原料。控制在5克以内。

42.辛夷:芳香四溢,是卤菜烤肉的必备材料。

43.阳春砂:增香的作用,是腌制卤菜的佳品,价格算是昂贵。

44.罗勒:芳香植物,味似茴香,芳香四溢。

45.莳萝:味道辛辣,有特异香气,可以提升麻辣火锅的香辣味。

46.荆芥:味辛、微苦,清香气浓,多放于凉拌菜中。

47.薄荷:芳香调料,味辛,增加香味。

48.辣椒:增加辣味,去腥。

49.红曲米:用糯米等米用红曲霉发酵制成的,一般用于调色作用,着色能力非常强,而且也不褪色,稍微有酸味,陈久的质量最佳,不属于香辛料范围。

50.紫草:根部用于川式的菜肴中。呈红润色,90%作用用于调色,增香去异作用微小,量一定要把握好,量过多,会呈现紫色。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宏德香料商行丨把优质香辛料销往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复制网址后即可进入店铺购买香料。

宏德香料淘宝店宏德香料商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北京中西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21330.html
清代名医傅青主治疗妇女白带病的奇效良方

清代名医,中医妇科泰斗之作《傅青主女科》,却鲜有人知。古代秉“男女授受不亲”之说,一直有“女病难医”、“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女人”的说法,本文讲述清代名医傅青主治疗妇女白带病的奇效良方“完带汤”,示教后学,裨益大众。

“完带汤”是一张治疗白带增多的著名方剂,由清代医家傅山(字青主)所创制,载于其所著《傅青主女科》一书。

白带是女性阴道排出的一种粘稠的液体。中医认为,正常的白带是女子在肾气旺盛,性机能成熟的条件下,阴液通过“任脉”下注于胞官而形成,能使阴道保持“津津常润”的状态,属于生理现象。如果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异常,则属于病态,称之为带下病。

带下病的主要病因是湿邪为患。湿邪的来源可感染自外界环境,亦可因脾虚、肝郁而自内生。湿盛则损伤“带脉”,使其不能约束任脉及胞宫,湿邪循任脉下注,从而形成带下病。所以傅青主说:“带下俱是湿证,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

傅青主的完带汤是针对白带而设。

白术30g,山药30g,人参6g,白芍15g,车前子9g,苍术9g,甘草3g,陈皮2g,黑芥穗2g,柴胡2g。

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带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白光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

◎君--白术、山药

方中重用白术、山药为君,意在补脾祛湿,使脾气健运,湿浊得消;山药并有固肾止带之功。

◎臣--人参、苍术、白芍、车前子

以人参补中益气为臣药,以助君药补脾之力;苍术燥湿运脾,以增祛湿化浊之力;白芍柔肝理脾,使肝木条达而脾土自强;车前子利湿清热,令湿浊从小便分利。

◎佐--陈皮、柴胡、芥穗

佐以陈皮之理气燥湿,既可使补药补而不滞,又可行气以化湿;柴胡、芥穗之辛散,得白术则升发脾胃清阳,配白芍则疏肝解郁。

◎使--甘草

使以甘草调药和中。诸药相配,使脾气健旺,肝气条达,清阳得升,湿浊得化,则带下自止。

完带汤中用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辅,

苍术车前黑芥穗,陈皮甘草与柴胡。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寓补于散,寄消于升,培土抑木,肝脾同治。

若兼湿热,带下色黄者,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燥湿;

兼有寒湿,小腹疼痛者,加炮姜、盐茴香以温中散寒;

腰膝酸软者,加杜仲、续断以补益肝肾;

日久病滑脱者,加龙骨、牡蛎以固涩止带。

傅山《傅青主女科》卷上:

“夫带下俱是湿证,而以带下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始病……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气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为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据笔者临床经验,其加减为:

★脾虚带下

其病因为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使水湿运化失常,湿流于下焦而成带下。常见带下色白或淡黄,兼见面色白光白,四肢不温,精神疲倦,食欲不振或大便溏,舌苔薄白,脉缓弱。可用原方治疗。

★肾虚带下

其病因为素体肾阳不足,下元亏损,或纵欲无节,致使肾气大伤,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津液滑脱而下。常见带下色白清冷量多,兼见腰膝酸软无力,少腹有冷感,小便长,舌淡苔白,脉沉迟。可用本方去柴胡、芥穗加川断、杜仲、菟丝子、芡实、小茴香、巴戟天治疗。

★湿毒带下

其病因为经前、产后、胞脉空虚或因洗浴用具不洁,或为房事所伤,湿毒之气内侵,损伤冲任之脉而为带下。常见带下如米泔水或黄绿如脓或赤白相杂,气味腥臭,兼见阴部瘙痒,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苔黄腻,脉数。可用本方去人参,加白术、蒲公英、金银花、苦参、蛇床子、青蒿等,并可用三煎液趁热洗阴部。

用本方如上加减治疗妇科带下余例,均收到良好的效果。曾治某女,自述患带下病6年之久,多方治疗病情反复不愈,曾服妇科千金片、金鸡胶囊,效不显,近半年来,少腹坠痛,大小便均有坠胀感,兼有阴部瘙痒难忍。白带转黄时如绿脓样并有腥臭味,时有大便意,小便黄而频数,并兼有腰痛,舌体胖,尖红,苔黄腻,脉濡数。诊为带下病,脾虚湿毒型。治以健脾化湿,解毒止带。

西医检查化验单

处方:

山药30g,苍术、白术各10g,陈皮10g,白芍10g,荆芥、柴胡各10g,生龙牡各30g,车前子15g,茵陈20g,知母10g,黄柏10g,金银花20g,公英20g,苦参10g,土茯苓20g,甘草5g,5剂,水煎分二次服,并用三煎药液熏洗阴部。

药后症状明显减轻,阴部已不瘙痒,黄带转白,量亦减少,少腹稍有下坠感,舌质淡,苔白腻,脉同前,效不更方,继服三剂,再诊带下基本痊愈。时有小便黄,少腹时有胀感,舌脉正常,用初诊方去公英、苦参、蛇床子,加覆盆子15g,*参15g,4剂,临床治愈。

在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