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中医里经常会提起
气虚、血虚、阴虚、肾虚…
这些名词都有一个共同点:
属于虚证
提起“虚”
小伙伴们肯定马上想到要“补”
但虚证之补并非一蹴而就
需要分成不同情况对症下药
广东卫生在线
请医院的专家
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
如何正确调理气虚症吧
什么是虚症
所谓虚症,是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症候,也就是说抵抗力下降或组织器官功能下降,虚证患者常表现为面色不华、精神疲惫、气短音低或脉虚细无力等。
“虚”的含义非常丰富,涉及人体诸多方面,气血津液都会在疾病的某个阶段出现亏虚不足的状况,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4种证别,具体到某个脏器,又有肺气虚、肾阳虚、肝阴虚、肝气虚、心血虚等。
而且,气血津液是相互依托的,任何一个方面不足,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所以“虚”要整体分析,辨证论治,区分虚中夹实,实中夹虚。
要注意的是,有个别媒体、商家为牟利不断宣扬虚症、补肾等概念,令不少人心理上老觉得自己“虚”了,以致盲目进补,这是不科学的。
什么是气虚
想要正确理解气虚,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气”。
在中医学中,气不是指氧气、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而是指人体内一种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类似于推动生命活动的能量,由先天之精、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以及脾胃吸收的水谷精气组成,主要有温煦、推动、固摄、防御、滋润营养和气化等作用。
气分布于全身,脏腑气充足就表示脏腑功能正常,如心气旺盛代表心的功能正常;若气虚,便表现为脏腑功能低下,如肺气虚指呼吸功能降低导致的少气难言、行动喘气、受风易打喷嚏等症状,脾气虚则会出现食欲下降、大便溏薄等。
如果你常常感到:◎胸闷气短,稍微一工作或运动就有疲劳和不适感;◎精气神不足,懒得说话,或说话声音低;◎夜间入睡后爱出汗,容易感冒;◎食欲不振、腹胀、呕吐现象常有发生;◎胃动力不足,吃一点东西肚子就发胀;◎白带较多,月经经常会提前,且量很少……有以上症状,很可能就是气虚了。
此外,妊娠9个多月对身体的消耗很大,再加上分娩过程中用力过度或经历手术,很多女性在产后会气虚或气虚表现更明显。
补气食疗
气虚体质饮食调理的重点是缓缓而补,适宜的蔬菜类食物有山药、南瓜、平菇、豆制品、百合、芡实等;荤腥类食物有鸡肉、鹌鹑、泥鳅、鲫鱼等。
由于气虚者脏腑功能较弱,食补时应采用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且一次量不宜过大。补气同时最好一并补血,这样才有利于益气生血、益气活血、益气摄血,不然气壮而血虚,无济于事。寒凉、油腻发物会增加脾胃负担,不宜食用。
食疗菜谱
1.猪肚汤
功效:营养补虚
做法:猪肚一副、生姜适量,把猪肚洗净,塞入切碎的生姜,加水煮至猪肚熟烂
2.排骨四神汤
功效:健脾止泻、提振食欲等
做法:排骨克、山药15克、莲子15克、白茯苓10克、薏仁15克、芡实10克
3.山药薏仁茶
功效:常饮可使人中气足,精神好、脸色佳
做法:山药、薏米仁各9克,水煎代茶饮
4.栗子瘦肉粥
功效:补益脾肾、益气强壮,尤其适宜胃口差、肠胃胀满者
做法:板栗克、瘦肉克、山药25克,一起放入砂锅中,小火煮至熟烂。
5.山药粥
功效:补中益气、益肺固精
做法:山药30克、粳米克,加水适量,煮粥。
6.大麦牛肉粥
功效:健脾益胃、补益气血
做法:大麦75克,牛肉50克,胡萝卜25克,姜末10克,大麦洗净,用水浸泡1小时,牛肉切末,胡萝卜切丁。适量清水烧沸,放入大麦,大火煮沸后换小火熬煮,粥将熟时加胡萝卜丁,熬煮5分钟后再加入牛肉末、姜末,煮至熟透。
7.人参茯苓粥
功效:益气补虚、健脾养胃、调理气虚引起的脾胃不足、倦怠、无力等各种不适。
做法:小米、大米各50克,山药30克,茯苓15克,人参3克,人参、茯苓、山药研成细粉,水烧开后放入材料用小火炖成粥即可。
8.羊肉萝卜粥
功效:温补气血、御寒补身及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做法:羊肉、胡萝卜各50克,大米克;葱末、姜末、陈皮各5克,羊肉、胡萝卜切丁,大米浸泡30分钟,水烧沸后加入材料煮成粥。
中医调理
气虚严重者可以通过补气的中药来进行调理。
人参,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补充元气,尤其适合各种元气不足者。食用人参需要注意不要与萝卜同吃,不要用金属炊具烹饪,否则会影响人参的药效。血压高者不适宜用人参来进补。
西洋参、*参、太子参与人参作用相似,有补中益气、健脾等功效,但不同的是西洋参等更温和,尤其适宜气虚而体质稍偏热的女性。
最常用的补气药物还包括黄芪、茯苓、白术、山药、炙甘草、灵芝、五味子等,可以用来煲汤。当然,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有补气功效的中成药。
经常揉按相应穴位也可以调理气虚证。例如,曲肘外侧凹陷处的曲池穴、鼻翼两侧的迎香穴、脚底中心的涌泉穴以及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的足三里穴等。
另外,要保障饮食规律、作息规律等,凡事多宽容,避免过度苛责他人,平时做些舒缓运动,如打太极,练五禽戏、八段锦等,都可以调和身心之气。
作者|大宝
编辑|Rena杨洁责编|黎晓心
来源|《人之初》杂志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欢迎分享此文,让更多人了解气虚证的正确“补”法